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扶贫 > 考核评估 > 绩效评价
义乌市2024年低收入农户帮促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3-28 14:12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义乌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产业帮扶、就业支持和社会救助等关键领域,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2024年我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8038元,增速12.2%,绝对值金华排名第一、增速排名第四。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4年底,我市共有低收入农户3219户4117人,其中低保户2488户3099人,低边户611户897人,特困户120户121人。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强化产业促富。实施低收入农户联农带农项目50余个,带动就业100余人次,人均带动增收约500元/月。加快四镇区域带动,协调部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部分收益用于帮扶增收。

(二)狠抓就业增收。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199个,针对劳动能力较弱的低收入人群,提供村居保洁、保绿等低强度工作,托底安置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开展“就业大篷车”进村社活动31场、重点群体专场招聘会6场,突出重点群体兜底就业帮扶,全年累计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1.98万人次,帮扶覆盖率达100%。创新推进幸福增收岗模式,全年发放补贴68.85万元。加强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发放残疾人创业无偿扶持、社保补贴等补助资金192人次,计133万余元;组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1期727人次,投入培训经费9万元。

(三)突出结对帮扶。严格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要求,结对干部定期走访结对农户,实时掌握农户政策享受情况,动态跟踪生产生活现状。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走访慰问,统筹社会帮扶资源,鼓励企业家、社会组织通过捐款捐物等形式参与低收入农户帮扶。

(四)增强救助力量。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1145元/月,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至2290元/月,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最高调整为1808元/月,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最高调整为904元/月。打造五星级“助联体”,发布救助项目56个,服务项目资金投入达到298.47万元,服务6719人次,实现救助帮扶在册困难群众100%,困难群众探访率、幸福清单送达率持续保持100%。“1+8+X”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进“弱有众扶”优享工程。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21户,补助资金53.7万余元。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低收入农户增收长效机制,将短期帮扶与长期发展相结合,确保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优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政策性补贴精准落地。加强对农业补贴、农村养老补贴、残疾人补贴等政策的宣传和落实,确保各项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村居民手中,切实发挥政策兜底作用。

(二)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利用好共富工坊、来料加工点等平台,按需开发公益性岗位,尤其是针对低收入农户和部分劳动能力人群,提供灵活就业机会。加强与企业的对接,举办更多专场招聘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低收入农户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鼓励低收入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自主创业增收;加强金融支持,降低创业和生产成本。

(三)加强产业帮扶。加快省级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带动沿线低收入农户增收。加快谋划联农带农项目,鼓励低收入农户参与乡村产业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