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82MB1557353A/2025-585691
义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5-04-28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4-28 16:54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5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四比四拼”大提升活动为行动纲领,深化“2131”工作体系,改革有深度,举措有力度,行动有速度,以实绩实效实感抓落实,全力塑造“戎光闪耀”、“戎享尊崇”、“戎惠商城”、“戎奔共富”、“戎情双拥”工作品牌,确保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以示范引领之姿推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思想引领,打造“戎光闪耀”品牌。一是深入开展“四比四拼”大提升活动。引导各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下属协会、退役军人、军创企业代表、兵支书等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观念大创新、目标大提升、成效大突破,引领全市2.6万名退役军人赓续红色根脉、大力弘扬新时代义乌兵精神、主动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让广大退役军人始终与改革发展同频共振。二是深化“义兵向党 义起崇军”主题宣传。加强与主流媒体沟通联络,构建“大宣传”格局,做优义乌商报“义起崇军”专栏,深入挖掘先进典型,讲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干事创业故事、优秀拥军人物故事和社会化拥军优属品牌展示。聚焦清明、“八一”、“9·30”等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开展主题宣传,讲好革命故事、英烈故事、“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双拥故事,培育“崇军文化”。
二、拓展服务优待,提升“戎享尊崇”温度。一是强基固本,深化增能提效行动。培育标杆服务站2个以上,纳入全省服务保障体系互学互鉴学习观摩点,建设“延伸类”服务站1个,建设革命老区红色服务体系示范带1条。推动退役军人人事档案数字化,稳步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员培训工作。落实基层权益代办机制,开展各项权益维护代办200件以上。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引导和帮助退役军人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扩容提质,打造优待新格局。积极协调部门、企业,在旅游、有线电视、医疗、银行等领域推出更多优惠优待措施,拓展文体旅优惠优待10处以上,建设第二批崇军医院,深化所有公立医院崇军优待,发布义乌市级优待目录清单,提高优待证“含金量”。迭代拥军联盟平台建设,实现平台智能支付;拓展平台功能,新增常态化就业服务模块;持续开展提质扩面,入驻商家总数达5700家,其中新增优质、上规模商家50家以上;实现平台使用人数达1.75万人以上,其中新增平台使用1500人。三是暖心护航,构建关爱帮扶共同体。做好春节、“八一”全覆盖走访慰问,做实困难退役军人临时援助、温情告别“四个一”机制。进一步提升社会化优抚服务能力,打造社会化优抚服务品牌,做优烈属长关爱、失能困难老兵特殊关爱、赋能残疾军人、“1+3+X”等品牌项目,组织活动30场以上,惠及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2000人(次)以上,让退役军人切实感受到尊崇和关爱。
三、服务就业创业,加速“戎奔共富”行动。一是铺就安置“阳光路”。确保营以下及技术军转干部100%公务员(参公)安置,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的事业安置比例不低于去年,全面实施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网上选岗,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全流程全覆盖改革,营造安置、报到仪式感、尊崇感。二是畅通就业“职达车”。迭代就业工作体系,强化门联动,搭建就业兜底平台,提升“2+4+N”就业推介服务机制机能。建设义乌市退役军人网络学院,构建退役军人人才资源库, 强化数字赋能,做好供需两端精准匹配,实现“双向奔赴”。全力做好兵教师、社区工作者的专项招聘服务工作。全年开展线上线下招聘13场,有意愿退役士兵参加适应性、职业技能培训达100%,完成新增就业280人以上。三是搭好创业“暖心巢”。成立义乌市退役军人创业互促联合会,搭建“戎创空间”,开展军创故事会、创业沙龙、联谊培训,推动“传帮带”活动,推进信息共享、资源互助、梦想碰撞,着力打造“老班长”军创品牌,助力3家以上军创企业“小升规”。积极拓展创业扶持政策,丰富创业资源,升级导师团队,实现技能培训、创业指导、项目孵化、项目落地、金融支持全链条服务,保障退役军人无忧创业。四是描绘共同富裕“大画卷”。积极引导退役军人投身“千万工程”建设,在缩小“三大差距”上力争上游。积极与宁夏、四川巴中对接,进一步做深东西部合作,打造退役军人领域东西部协同发展共富样板。
四、发挥军人优势,激发“戎惠商城”动能。一是搭好实战实干平台。全力构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退役军人积极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全力拓展“1+2+26+N”志愿服务体系,新组建村(社)、企业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20支以上。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展示交流、提供资源支持等多种方式,助力退役军人在志愿服务领域更高质量发展。二是打造服务品牌。立足“做好身边事、服务周边人”,在服务中逐步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着力突出志愿服务队伍品牌特色,塑造一批品牌项目,进一步夯实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三是推动绽放光彩。推动志愿服务队与退役军人服务站互相助力、协同发展,探索推广“老兵工作法”,引导退役军人担任“轮值站长”。积极引领退役军人“脱下军装,扛起担当”,在“强城”、“兴村”、“融合”中担重任、挑大梁,常态化推动退役军人参与深化国贸改革、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应急救援、公益服务,开展志愿服务200场以上,打响“商城老兵”志愿服务品牌。
五、深化军地共建,擦亮“戎情双拥”招牌。一是建立双拥机制。推进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开展军地互办实事20件(次)以上。挖掘拥军支前新质生产力,加强拥军支前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改革强军和备战打仗。增强双拥·国防主题公园内涵,积极申请部队武器装备,提升社会组织宣传展示场景。二是加大社会化双拥力度。持续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双拥工作,开展“城舰共建”“情系边海防”等特色拥军活动,开展军地青年联谊会等社会化拥军活动120场以上。三是全力解决部队急难愁盼问题。发挥社会力量和慈善力量,做好现役军人及家属解困帮扶工作。通过租房补贴发放形式,全力解决驻义部队等随军官兵家属的住房困难问题。为义乌籍入伍义务兵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做好现役义务兵父母体检和部分烈士免费体检工作。高质量保障驻义部队随军家属安置和军人子女就近优质入学工作,解决官兵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