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索引号:

    330782000000/2007-427328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义乌市数据管理中心

  • 成文日期:

    2007-10-1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义乌市工业经济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十一五”规划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07-10-10 10:53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第一章总论

1.1规划背景

工业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城市化的主要支撑,工业的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制造业建设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决策,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推进先进性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八八战略”的方针,结合义乌现有的区域经济特色和义乌市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际需要,必须加快义乌市工业化进程步伐,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协调、统筹发展,增强工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工业现代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从而才能实现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的目标。

1.2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新市场、新义乌、新视野、新发展”的要求,围绕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任务,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遵循市场规律和坚持宏观政策引导,大力推进“贸工联动”战略,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大以内涵和外延相结合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力度,加大国内外各类资本的吸引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突出比较优势,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和要素市场建设,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加强制度创新、环境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实施“五十强”工程,壮大发展一批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一批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打造一批著名品牌,建立完善一批技术创新机构,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努力把义乌建设成为国际性的小商品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流通中心,为义乌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创造和奠定有利的条件和基础,走出一条符合义乌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3规划原则

1.3.1市场导向原则。市场经济的发展迫使市场环境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脱离市场的工业发展,往往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因此,工业行业的发展必须瞄准市场,加强市场环境的分析,预测国内外技术经济发展的趋势,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

1.3.2突出重点原则。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市场需求增长快,目前国内生产不能满足需求,对全市经济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和产品,将其作为近期发展的重点。同时,要坚决遏制不合理的重复建设,支持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档次。

1.3.3科技进步原则。坚决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支持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的开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支持企业创建技术研发机构,支持企业走“产学研”之路,提高技术支持和开发水平。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坚持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之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品和技术结构。

1.3.4协调发展原则。重工业与轻工业并举;规模企业与中小企业并举;高新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并举;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并举;引进设备与改造国内设备、自主研发设备并举;制造与加工并举;主机生产与配套生产并举;产量与质量并举;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并举;内资企业与“三资”企业并举;资源消耗与综合利用并举;工业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并举;开发与留有空间并举;工业化与城市化并举。

1.3.5可持续发展原则。把节约资源和保持环境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源头控制策略,大幅度降低污染物和有毒物对环境的污染。坚持循环经济,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

1.3.6产业集聚原则。要充分发挥块状经济特色和优势,在“一体两翼”发展的总体构架下,根据产业链、产业结构、关联度、特点等进行开发区规划,把产业集聚与产业布局结合起来,把产业布局与资能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把产业布局与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起来,把产业布局与发展的拓展空间、与社会服务基础建设结合起来。

1.4编制依据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工业行业近期发展导向》

《浙江制造、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义乌市城市总体规划》

《义乌市“十五”计划实施情况评估分析报告》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研究》

《义乌生态市建设规划》

《义乌市工业发展规划纲要》

《义乌市志》

《义乌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其余相关规章和资料

1.5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义乌市行政区域内(所辖的6个镇、中心城区的7个街道)的工业制造行业。

1.6规划年限

规划期限:2006年至2010年。

规划基准年:2004年。

 

 

第二章现实基础

2.1基本概况

义乌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但缺乏自然资源的城市。义乌市矿产资源总体贫乏,其中金属矿业9种,非金属矿产9种。金属矿产皆为矿点、矿化点,无开发利用价值。非金属矿产以建筑石料、砖瓦粘土为主,莹石、建筑用沙次之。义乌市水资源总量为7.1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6.0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149亿立方米,折合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057立方米(本地人员),只有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平均的一半,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义乌市手工业历史悠外,历史上的义乌工业企业多数是在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造方式均为手工作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财政投入、手工业合作联社投入和公私合营,企业数最多时达270家,但中央财政无任何投入。1966年义乌工业产值为2086万元,其中国营工业产值占79.4%。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许多经商成功者,经过其原始资本积累后,“引商转工”,“以商促工”,把目标瞄向了工业产业,投向了以市场为主导的小商品制造产业。促进了义乌市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因此,可以说义乌工业的快速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创建、自我成长、自我壮大、自我突破的过程。目前,义乌工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主要推动力,同时也为打造全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贸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1980年-2002年,全市工业以年均增长39.85%的速度发展;1990年-2002年,全市工业以年均递增29.42%的速度发展;1990年-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递增24.49%的速度发展,总体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良好。2004年底止,全市约有工业企业14000家,其中大型企业1家,其余皆为中小企业。工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621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企业336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79家,亿元以上企业35家。工业企业职工在册登记人数约为40万人。2004年工业总产值达492.53亿元,同比增长22.34%;工业增加值达133.52亿元,同比增长56.34%;工业销售产值达477.96亿元,同比增长20.50%,产销率为97.04%,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186.67亿元,同比增长33.3%,占工业总量的37.9%,比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5.38亿元,增长31%,产品销售收入180亿元,增长30%,利润总额8.7亿元,增长37%;全市工业出口交货值达59.70亿元,同比增长26.87%;高新技术年产值达29.4亿元,同比增长22.5%;工业用电量达15.9亿kwH,同比增长19.64%;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达30.89亿元,同比增长24.20%(其中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改投资额达14.09亿元,占技改总投资的45.61%)。工业实现国税6.87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44亿元,合计为13.31亿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占45.06%。全市现有自营进出口企业406家(其中流通领域154家),三资企业271家(其中服务行定8家),全市自营出口总额达8.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97%,工业企业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量的53.6%。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1.23亿美元,外向型经济日显突出。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3.3:47.3:49.4。全市通过全方位的企业改制,为工业加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市企业产权清晰。目前民营、三资等性质投资企业占99%。

2.2产业基础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兴商转工”、“以工强商”和“贸工联动”的战略方针,开拓创新,把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放在突出的位置,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已成立了29个行业协会,其中一个行业协会上升为省级行业协会,充分体现了块状经济和产业集聚的优势。义乌市已被浙江省政府批准确认为小商品先进制造业基地。

2.2.1服装行业:服装行为是义乌发展历史较早的一个行业。目前,拥有工业企业1750余家,拥有3000多条服装生产线,日产服装100多万件,年产值约达50亿元。能达利、伟达、驰尚、皇冠为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能达利获中国名牌称号,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并在新加坡成功上市。驰尚公司年出口额超2000万美元以上,伟达制衣年出口额达1380万美元以上。

2.2.2针织袜业:拥有工业企业1400多家,拥有袜机约6万台套,其中进口袜机4万多台套,年产各类袜裤50亿双左右,年产值约60亿元,约占全国40%左右的份额。浪莎、梦娜、芬莉、宝娜丝等企业规模超亿元。浪莎获全国行业唯一驰名商标,获中国名牌称号,列入省“五个一批”企业。众多企业获省著名商标。芬莉、梦娜年出口额分别各达2540万和3320万美元以上。

2.2.3饰品行业:饰品行业是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一新兴行业。现拥有工业企业700多家,生产16种大类原料基体的饰品,年销售额达40多亿元,大多产品出口,销售市场占国内份额的50%左右。行业协会已上升为省级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技术标准为省级,有望成为国家标准,引领着行业的前沿潮流。新光饰品企业目前被列为国内行业中最知名和规模最大的企业,年出口额达1445万美元以上。

2.2.4纺织行业:现有企业约170家,年产棉、涤、混纺纱约20万吨,绒线约10万吨;生产毛毯、地毯600万多条;年产值达20亿元。真爱毛纺公司是集纺、织、染一体的企业,年出口额达3230万美元以上。

2.2.5拉链行业:全市拥有工业企业280余家,占全国拉链企业的19.5%。年产拉链67亿米,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年产值达30亿元,产品覆盖全国,并与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产品50%以上出口,行业内80%以上企业出口。义乌已被国家授予《中国拉链产业基地》,省行业协会的报批已同意,筹建工作正在进行中。行业内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5家,超5000万产值企业达18家。伟海公司年出口额达1120万美元以上。

2.2.6印刷包装行业:目前拥有企业750多家,拥有固定资产13亿元,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销售产值达20亿元,利税达1.2亿元。引进德国海德堡、高保、曼·罗兰公司,日本三菱、小森、滨田公司四色以上高速多色胶印机约100台套。

2.2.7制带行业:制带又称织带,是市场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新兴行业。现有工业企业240余家,从业人员达1.5万人左右,年销售额达20亿元,占全国市场30%以上的份额。拥有15000多台套进口和国产织带专用设备。行业已从原来为纺织业、针织业、包装业提供产品向特殊性、功能性、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方向转移。三鼎织造公司年产值超4亿元以上,已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最大的缎带织造企业。

2.2.8工艺品行业:工艺品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我市颇具影响力的支柱行业之一。现有工业企业700多家,品种多、涉及面广。年销售达25亿元。华鸿公司年出口额达2100万美元以上。众多企业获省著名商标。

2.2.9化妆品行业:现有工业企业100余家,占全省企业总量的三分之一,年销售额约为10亿元,产品1/3出口。美雪企业买断上海“霞飞”中国驰名商标企业,成为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美雪公司年出口额达500万美元以上。

2.2.10针织行业:涉及织标、刺绣、花边、内衣等产业。其中三维设计织造内衣(又称无缝内衣)是我市崭露头角的一新兴产业。现拥有意大利圣东尼、圣歌公司的电子提花针织机约2000台套,设备处于国际21世纪先进水平,其设备引进达10亿元,年销售额约达40亿元,产量属全国、东南亚第一,属世界排位第二。目前,浪莎集团正准备与世界500强第17位的日本伊藤忠公司和世界最大的无缝内衣企业以色列特夫兰公司投资4000万美元组建世界最大的无缝内衣生产、研发基地。织标产业拥有企业12家,年销售额达3亿元,伊美、华宝为规模超亿元企业。刺绣花边产业拥有企业30家左右,现有瑞士丽绣等公司电脑刺绣花编机150台套,年销售额达10亿元左右。金绣公司年出口额达1420万美元以上。

2.2.11其它行业:我市工业生产还涉及机电、医药、制伞、模具、五金、玩具、造纸、塑料(胶)、染整、制笔、文化用品、日用百货、砖瓦、食品、钟表、胶带、皮革、木制品、化工(学)、建材(结构)、烟具、化纤等行业,量大面广。其中华义医药公司规模超亿元,为与西班牙EQ公司合资,生产克拉美素,奥美拉唑环丙沙星等中间体和紫杉醇等二、三类药品,企业已通过GMP论证。浙江大德公司规模超亿元,以生产中成药为主,企业集种植、生产、经营为一体,企业已通过GAP、GMP、GSP论证。浙江蜜蜂集团以生产味精为主,辅之以其它综合利用生产,年销售达2.9亿元,固定资产超亿元。浙江易源科技公司规模超亿元,以生产异型、常规易开罐、盖为主,其食品易开盖规模属全国最大。浙江森宇公司除对铁皮石斛种植外,还对其进行工厂化科学精炼深加工,是国内极少数生产制造铁皮石斛的企业之一,现产业国内排位第二。浙江华川集团公司年销售达9.18亿元,实现利税6043万元,企业规模排位为全国行业第30位,列省内第4位。伊美薄膜公司生产双向拉伸聚丙稀薄膜,引进德国先进设备,设备投资达2.2亿元,年产值超4亿元以上。

2.3市场基础

义乌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和批发地,小商品市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小商品城》。目前义乌市场拥有经营面积达260多万平方米,有商品交易额超亿元的市场7个。2004年各大交易市场成交额达324.9亿元,同比增长13.1%。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营商位约达6万余个,经营人员20余万人,汇集了34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多种商品,2004年小商品市场成交额达266.8亿元,同比增长7.5%,连续14年位居全国各大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的首位。义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外向度达55%以上。义乌汇集了国内4000余家知名企业的总经销、总代理和世界上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6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商品,境外企业和客商在义乌银行开户的有7500多家,经批准在义乌设立的境外公司商务代表处478家,占浙江省的1/3。中国小商品城商品辐射188个国家和地区,日出口商品标准集装箱1000余只。2004年来义乌购物旅游人数突破300万人次,其中境外客商达18万人次。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市场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延伸扩大。

2.4布局基础

义乌都市区已按“一主两副,八大分区,六大组团”的空间结构规划。义乌目前已批准的工业总规划面积为115.82平方公里,工业开发建设包括一个保留的省级开发区(义乌市经济开发区)、一个上报国家审批的省级开发区(义东北经济开发区)和十一个镇街的工业功能区。已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拉链、胶带、毛纺、针织品、食品、文化体育用品、工艺品、五金、玩具、衬衫、印刷包装、模具、饰品、日用百货、化妆品、钟表等生产基地。全市至今已完成开发总面积40.8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22.4平方公里,已安排入区企业1811家,进区施工企业1523家,已投产企业1224家,厂房竣工面积达557.6万平方米,已完成标准厂房建设39.26万平方米。进区企业总投资已达262.1亿元,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达51.53亿元。2004年,区内投产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7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6.3%左右,实现税收8.7亿元,利润5.25亿元,占全市内政收入的30%左右。工业发展的公共平台初步形成,工业开发园区已成为支撑近年来义乌工业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载体和义乌经济再创优势的主要基石。

2.5创新基础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和用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到目前止,全市已授牌83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省级18家,金华市级10家。已授牌企业研发(技术)中心73家,其中省级5家(技术中心2家,研发中心3家),金华市级11家(技术中心6家,研发中心5家)。全市拥有民营研究所43家。全市累计专利授权数达2125项,金华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15家,浙江省级专利示范企业2家。全市有6000多件有效注册商标,其中国家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30件,金华著名商标39件。拥有中国名牌2只,浙江名牌13只,金华名牌14只,国家免检产品1只。已通过ISO9000论证企业407家。已通过ISO14000论证企业1家。2004年市财政投入工业科技经费达5371万元。工业发展的创新平台初显成效。

2.6人才基础

义乌历史悠久,文化蕴底深厚,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著名的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宋朝杭金名将宗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朱丹溪及现代教育家陈望道,文化理论家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等。据统计,全市现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3939人(外来专业人才未计),其中高级职称约1200人,中级职称约18000人,初级职称24000余人。属全省高考升学率较高的县市之一,每年返市的大学生达2000人以上。全市建设和规范了人才交流市场。全市人才资源来源渠道较丰富,为工业企业发展构筑了强劲的人力资源平台。

2.7条件基础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金衢盆地边锋,北连上海,东邻“东方大港”宁波,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内。铁路,浙赣铁路复线横贯境内。公路,境内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省道干线、杭金衢、甬金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航空,义乌机场已开通国内十几条航线。全球20强海运集团中8家在义乌开设了分公司或设立了办事处。在义乌,世界上知名的船运公司、货运公司、货运代理公司、外轮代理公司的机构有600多家。现有托运处222家,货运专线130多条,外来货源卸货点165家。公路联托运已开通国内120多个省市,拥有200余条联托运线路。2004年义乌总货运量达到2337.84万吨,出口小商品超过40多万个标准集装箱,比上年增长256%,吞吐量约150万吨。2004年,民航货邮达3000余吨。义乌先后开通了东北、西北、西南、广州、北京5趟铁路行包专列(全国只7趟),日货运量达5000吨以上。义乌目前拥有出租车998辆。义乌设有海关报关、检验检疫、配套监管仓库、查验消毒场所、GPS全球卫星跟踪定位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等,已开通了海关直通关模式。2004年全市金融系统存款余额达到482.77亿元,同比增长21.32%。国家级行业协会以及国内外知名展览机构已有15家在义乌办展,义乌已成为国内最具规模、最有影响、最有成效的小商品专业展会。义乌已培育了产权、金融、技术、劳动力、信息等要素市场,资源与要素配置的市场化程度高。工业、交通、资本、信息平台初具规模。

2.8电、信基础

全市现有220千伏输变电所2座,变电容量60万KVA;110千伏输变电所13座,变电容量83.3万KVA;35千伏输变电所3座,变电容量5.2万KVA;10千伏线路229条,总长1961公里。2004年,全市供电量22.85亿KWH,最高网供负荷42万KVA,可靠率达到99.947%,电压合格率达到99.04,电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有效改善了全市加速发展所需电源的支撑条件。到2004年底,全市城乡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分别为39万户和76.3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56.4部/万人,互联网用户已达6.94万户。

 

 

 

第三章优势与机遇

3.1优势

3.1.1共识优势

义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提出了“贸工联动”的指导方针,已将促进工业发展纳入了提升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已形成共识,为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机制保障。

3.1.2经济优势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达282亿元,增长达17.3%,人均GDP达到4.1万元,已接近人均5000美元。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29.54亿元,是2000年的3倍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120.9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1亿元,全市农村居民我均收入达696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153元。义乌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7位。义乌市被列为浙江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县(市)之一;是浙江省推进城市化重点区域之一;是浙江省扩大经济强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首批县市之一。目前,义乌市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

3.1.3市场优势

义乌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加之与之配套的联运、外贸、中介服务等,形成了一庞大的、合理的网络系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最佳的“舞台”。市场的存在成功的延长了工业的产业链,为工业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高效、快捷、直观、便利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甚至是国际竞争力。

3.1.4体制优势

通过98年的全面、全方位的企业改制,义乌市非公企业已占全市企业的99%以上,企业产权清晰,政企分开,其体制属最具活力的产业制度,灵活、多变、最具抗风险,是市场经济的最佳体制。

3.1.5区域优势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温同步,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属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具活力、最发达的核心区,也是我国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腾飞,义乌市也将得益相彰。

3.1.6文化优势

义乌市自古有“文化之乡”美誉,“鸡毛换粮”和“拨浪鼓”文化蕴育了义乌人“勤耕、好学、刚正、勇为”的艰苦奋斗精神,创造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奇迹,开创了义乌工业发展的历史。义乌市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乡”、“全国文化先进市(县)”、“全国体育先进市(县)”、“全国科技百强市(县)”、“全国科技示范市(县)”、“全国科普示范市(县)”。

3.1.7成本优势

2004年底义乌市外来常住人口达76.5万人,其中占多数的是在义乌的务工人员。相对来说,充足的务工人员保证了义乌企业的用工来源,另一方面,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充分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保证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为吸引国外跨国公司和投资公司进行生产制造业转移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3.1.8环境优势

义乌市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多年来,义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环境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城市化,每年用于基础建设的市重点项目投资都在百亿元以上。与此同时,还着力改善软环境建设,倡导建设“诚信义乌”、“生态义乌”、“平安义乌”。政府的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完善,建立了“365便民服务中心”,对审批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先后进行了三轮审批制度改革,全市共削减审批,审核事项3/4以上。基本理顺了政府、社会、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服务型政府的框架基本构建。

3.2机遇

3.2.1世界制造业已向中国转移

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劲,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依存度日益提高,相互相存,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过去200年,世界经济一个巨大而有趣的变化是,世界经济中心从中国转移到英国,又从英国转移到美国,现在看来还会重返中国。随着我国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政策透明度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市场法律建设的加快,整体投资环境大大改善,明显增强了外商的投资信心,跨国公司加紧进入我国市场,占据有利的国际竞争地位的动力大大增加。世界制造业快速向中国转移,发达国家的跨国制造企业纷纷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已成不争的事实。据统计调查表明:目前全球已有92%跨国公司计划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而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则是吸收外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中国在跨国公司的眼中除了低成本的吸引外,更在于中国是一个迅速成长、潜力巨大的市场,并已从单一的生产转移到研发、营销等全方位、全过程的转移,为我们的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提供了机遇,也给位于长三角经济圈中的义乌市带来了新的机遇。

3.2.2经济全球化的契机

我国已经从一个原来封闭的国家逐渐发展为现在的开放经济国家。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关税的大幅度下降,进一步加速了外国公司在中国的扩张速度。中国的发展大大推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的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全球化。我国经济在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紧密互动的同时,也真切感受到了经济全球化迷人的一面。从技术的角度,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共享到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同时,外国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也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还有我国2004年对外出口中有近58%是来自外资公司。所以全球化为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发展契机。

3.2.3发达国家正处于经济衰退期

引起全球震荡的亚洲金融危机过去不久,包括日本、拉美、欧盟等全球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日本更是十多年来不见经济好转,美国虽稍好,但与前期的繁荣相比也明显衰退。迫使有发展前景的跨国公司纷纷在外寻求商机,谋求发展,自然而然形成了中国投资热。

3.2.4经济繁荣

显然,改革开放26年来9.36%的经济增长率,已使中国崛起为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力量之一。200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1亿万美元,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3位。加之,国内各地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拉动了内需市场,这也为国内制造业企业发展创造和奠定了良好基础。

3.2.5社会稳定

我国一直采取五项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在国际上均无重大战事发生。国内社会安定,国富民安,市场价格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的稳定给工业经济的大力发展和快速发展赢得了最佳时间。

 

 

 

第四章劣势与挑战

 

4.1部分要素资源瓶颈制约凸显

一方面,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带来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性的宏观调整,使得土地、水、电、油、人才等要素资源成为制约义乌市新一轮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表现在:

(1)建设用地矛盾凸显。突出表现在发展用地不足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偏低矛盾并存。

(2)电力供需形势严峻。2004年,全市用电最大负荷缺口达25万KW,电用量缺口达3.5亿KWH,占全社会用电总需求量的15%以上,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受用电因素严重制约。

(3)资源性缺水问题显现。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剧增,出现了城乡,工业水质性、水源性和结构性缺水并存矛盾。(4)随着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技术层次的提高和产业规模的扩张,技术工人和高级管理人才短缺越来越突出。

(5)受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资金供给开始有所趋紧,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困难。

(6)由于受无资源的困惑,原辅材料的价格上涨,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约束了竞争力的提高。

(7)随着资能源短缺等问题的显现,将会带来大批投资者和现有工业企业的外流。

4.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归纳义乌市产业结构,主要还是以传统产业制造加工为主,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还是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以量的形式获取。还存在着低、小、散、乱现象,产业辐射力不强,产业链短,带动相关产业能力较弱。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大多行业仍属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的影响力较弱,新兴产业的发展较迟慢。

4.3创新意识和能力仍还薄弱

总体上企业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风险投资意识仍不强,恐慌和惧怕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不少中小企业的产品开发仍还停留在跟随模仿阶段,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企业已建研发中心数量和比例还不多和不高。与高校和院所“产学研”相结合有依托的企业还不多,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无法适应变化无穷和多变的市场竞争。优势行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放的技术难题。行业性共性、关键性技术的支持体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比重仍偏低。

4.4产出率和企业规模仍偏小

据统计,义乌市工业开发区每亩平均年产出产值仅为20万元左右,与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每亩年产出100亿-300亿悬距相差甚大。全市目前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还处于萌芽状态中。

4.5硬、软环境还待改善

(1)企业组织以传统的家庭制为主,亟待进行企业的制度创新,让家族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2)信用意识有待提高,企业市场竞争不规范现象还大有存在,如低价竞争、无序竞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等。

(3)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待完善,包括金融、技术和信息咨询机构、市场中介机构、法律与政策咨询机构等。

(4)金融税收环境、公平的市场监管体制、社会保障体制以及相关配套政策还待改善。

4.6生态环境保护不容乐观

随着义乌市政治、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由传统工业所产生的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低循环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给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可否认,企业还存在着不治理排放,不达标排放,达标不按规范排放的现象。企业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换取生产和GDP增长的模式尚未彻底扭转,能源利用、工业废水循环重复利用率水平仍低下。由于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局部区域生态问题仍比较突出,表现在GDP能耗和水耗具高不下,江水水质恶化及城区的大气污染,河道污染等。环境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第五章规划目标

5.1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义乌小商品经济特色和区位优势,以小商品制造基地为载体和基础,2010年内实现主导产业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完备、骨干企业优势明显、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产业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高级化,整体素质省内领先,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形成进度快、总量大、效益好、后劲足、结构新、素质高的发展特点。

5.2产业规模

到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由2004年的492.5亿元增加到1025亿元(年平均递增13%左右)。工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133.5亿元增加到280亿元左右(年平均递增13%左右),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0%以上。

5.3产业水平

到2010年,主要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制造行业和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5%左右(达15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含义乌市级)达150家。四新产品产值率达25%左右(达25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5%以上。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发展到150家。

5.4产业规模

重点扶持壮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到2010年力争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以上企业5家,5亿元以上企业10家,亿元企业50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120家。

5.5产业外向度

工业产业出口产值逐年增长,到2010年企业自营出口达15亿美元以上(年平均递增10%)。组建三资企业达400家(年平均递增20家)。实际引进外资5年累计达到9亿美元(年平均递增10%)。

5.6电网设施建设

完成赤岸镇500KV超高压电网义乌变建设,着手规划义乌东北500KV商城变建设,规划义乌电网第二电源主变容量4×1000MVA建设。完成220KV高压输送网西陶变、江湾变、义东变、官塘变、宾王变、苏溪变、佛堂变电所的建设。完成42座100KV高压配电电网的建设。

5.7生态保护建设

到2010年工业排放的水、大气污染物做到达标排放;烟尘、工业粉尘、工业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做到达标排放;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力争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验收,争取实现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力争达到全省基本实现生态市的建设目标。

 

 

 

第六章发展重点

坚持“突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差异化发展”、“强调特殊性”、“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市场优势、成本优势、体制优势、技术优势、生态优势、布局优势,重点打造“一个中心”、“九大集群”的工业产业链,基本形成产业结构合理、服务配套设施完善、技术支持体系强劲、现代物流发达、信息畅通、空间布局规划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两翼”工业发展格局。

6.1“一个中心”

即国际小商品制造中心。中国小商品城是国内乃至东南亚最大的集贸市场,产品包罗万象,几乎囊括了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雨具、电子电器、玩具、化妆品、文体、鞋具、塑胶、袜业、副食品、钟表、线带、针棉、纺织品、领带、服装、针织品等所有日用工业品。其中饰品、袜子、玩具、拉链等产销量占全国市场1/3以上。目前义乌工业产品生产涉及的近50个行业中,大多是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市场,依托市场而发展壮大的。通过几十年的摸索、积累,已形成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和雄厚的物质发展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做深、做精的潜在优势已经形成。因此,要充分利用“华厦第一市”的市场功能,发挥市场大、资金足、机制活、信息灵、平台高的优势,做专、做精、做新、做特“小商品”。在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系列化、新颖化、创新化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产业层次和供应能力。在巩固国内国外市场强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力拓展拓宽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小商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从而把义乌打造成为“国际小商品制造中心”。到2010年,小商品制造产业规模争取超过600亿元(占工业总量的58.5%)。

6.2“九大集群”

依据现有的产业特色、产业规模和发展潜力,拟把高新技术产业、纺织产业、工艺品产业、“食品”产业、机电产业、饰品产业、拉链产业、化妆品产业、“文体”产业作为重点特色产业来培育,使之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6.2.1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集群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装备技术、环境保护、航天航空、海洋工程、核应用等领域。要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实现局部领域的突破和跨越发展,逐步形成义乌市高新技术产业群体优势。近期要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装备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引导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原有传统产业演变上升为高新技术产业。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资力度。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的预期目标。

6.2.2纺织产业集群

“集群”内的上下游和邻近产业包括:服装、袜业、毛纺、线带、纺织面料、织标、针织品、刺绣、花边、非织造布、化纤、纤维包覆、加弹、纺织品后整理、漂染、时装设计等行业。有重点地选择培育重点行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强强联合,在产业上、行业内、规模上、品牌上、质量上、信誉上、知名度上、特色上有新的突破。袜业着重做大做强,不断在数量上而且要在质量和功能上登上世界袜业顶峰,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袜都”,并且在单个企业规模上争取列入世界之颠,排位第一。针织品业内的“三维设计织造”(无缝内衣)内衣,力争赶超以色列,向世界排位第一冲击,并扩大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服装行业向“产业化、集团化”发展,走联合之路,互惠互利,取得双赢,实施名牌战略,做精、做强服装品牌,使品牌服装成为名牌服装。毛纺行业着重做强毛地毯产业,产量力争突破1000万条,单个企业规模力争保持国内排位第二,出口量力争国内排位第一位置。织带行业着力扩展国际市场,产品向新、特和自主知识产权方向发展,行业协会上升为省级行业协会,行业产品技术标准向国家行业标准方向努力,单个企业规模向国际排位第一努力。刺绣花边向特色或集聚及外向型方向发展,单个企业规模向国内排位第一方向努力。化纤产业向差异化、功能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档次。

6.2.3工艺品产业集群

“集群”内的上下游和邻近相近产业包括:仿生植物、雕刻、竹木、泡沫、毛绒、仿石、树脂、石膏、塑料、金属、水晶、五金、新型材料、编纺织类的工艺品;相框、画框、相册工艺品;玩具类的工艺品等。着力打造产品的质量、信誉和品牌,增加传统工艺品的附加值。在发展实用性产品的同时,造就一批具有高艺术、高价值、高优雅、值得欣赏、具有保存价值、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特色的精美工艺品。依靠科学技术,将工艺品与休闲、人们生活、室内装饰、环境、现代建筑、动与静、人体功能、现代技术和新兴技术等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传统工艺品和现代工艺品的优势,积极扩展国际市场,使义乌工艺品成为主要出口的加工基地。2010年力争两家企业规模超5亿元以上。

6.2.4“食品”产业集群

“集群”内的上下游和相关产业包括:特种农业的有机和无公害栽培、农产业深加工、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保健品制造等。着重对个别企业的扶持、指导、服务,促使其做出特色,做出规模,做出品牌。医药行业重点发展中成药、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制剂、绿色合成制剂。浙江华义医药公司向特色中间体、自主知识产权药品、三类以上药品方向发展,并扩展国际市场的份额。浙江大德医药公司向中成药栽培(GAP)、生产(GMP)、经营(GSP)方向发展,保持和发挥中华民族中成药的优势和地位。保健品产业,加强章舸生物工程公司、依之久生物工程公司对大米生物营养方面的更深层次研究工作、利用生物工程,提出洛伐它丁、双歧因子以外的营养元素,扩大研究的范围,开发更新、更高档次的产品。扩大浙江森宇公司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的面积和工厂化科学精练加工的产值,扩大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保持国内行业排位第二的位置。加强对义乌市皇嘉生物公司产权制度的改革,理顺关系,充分发挥皇嘉生物公司从植物中提取天然芸苔色素产品的技术优势,将这一国内外独一无二的产品发扬光大,使其为人类发挥出应有的贡献。食品行业,义乌现有食品企业300余家,现已通过QS论证18家。目前目标是做大做强味精产业,鼓励支持蜜蜂集团公司向集团化发展,力争蜜蜂集团公司在全国味精行业排名前移一位(现排位第4)。要求全市食品企业全部通过QS论证。做响“丹溪”、“道人峰”、“稻花香”、“洪太”四项酒、茶叶、米线、红塘生姜具有地方特色的牌子,提高知名度。华统公司在无公害饲料、饲料加工、屠宰、深加工的基础上,扩大质和量的提高,继续扩大国内外市场的销售量。

6.2.5机电产业集群

“集群”内上下游和相关产业包括:机电一体化设备、轻重机械设备加工、模具、机电产品、环保建筑机械或设备、电器电子产品、微电子产品、金属材料加工、五金工具、有色金属压延加工、汽车配件或装置、冲压件、输配电系统、五金制造加工、钟表、金属钢结构件制造等。机电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产业,也是工业化的必备产业。虽我市形成不了大优势,但所占空间较大,并独具特色。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着力对泵、阀、管、仪器、仪表、风机、汽配件、电器、硅晶片、建筑机械、电动工具、磁性材料、易开盖、铜材压延、开关、动力机配件等产品进行提升,使其产业形成系列化、多样化、功能化、差异化特色。构建平台,大力扶持和鼓励发展装备制造业。模具行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采用CAD、CAM、CIMS等设计制造手段,扩大模具制造的类别和系列,扩大模具市场的范畴。钟表行业着重加强机芯开发和质量控制,同时对外型采用造型和新颖性的创新、打出品牌,通过多变的手法和特色占领市场的空间。总体上要求,机电产业要加大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力度,有条件的企业应向装备制造业偏移,向机电一体化靠拢,获取自身长足的发展,从而成为推动义乌工业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6.2.6饰品产业集群

“集群”内上下游和相关产业包括:产品原料涉及黄金珠宝、合金、铜金、手链、压克力、塑料、木制、树脂、玻璃、石头、珍珠、贝壳、皮、半宝石、布艺等加工的人体用装饰品。该产业为世界潮流发展而形成的新兴行业。要进一步加强对产品坯件的工艺和产品镀涂膜后道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形成自我产业链,使其名副其实的成为国内行业制造和加工中心,成为引领世界仿真、流行饰品前沿的“领头羊”。争取建立全国性行业协会,产品技术标准上升为国家行业协会,建立国家级产业基地。

6.2.7拉链产业集群

“集群”涉及金属、尼龙、树脂、塑钢、注塑、钻石、隐形、双开、编织、防水、防火等规格的拉链和拉链头。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进一步向高中档和精密拉链方向发展,形成高中低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以产业集聚、分工合作的优势与日本YKK公司相抗衡,并力争达到与YKK平分秋色的水平。伟海拉链争取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企业。在《中国拉链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加快建立拉链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检测中心,争创国际性拉链产销中心。

6.2.8化妆品产业集群

“集群”设计唇、膏、脂、乳、液等膏霜、芳香类和彩妆类化妆品、香料、香精制造等。依靠科学技术,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配方的高科技产品。强化品牌意识,扩大国际市场开拓,树立知名度。

6.2.9“文体”产业集群

“集群”内的上下游和邻近产业包括:办公、桌面、书写、文体、美术等用品,学生文具、包装用品、体育用品、印刷包装等产业。该产业涉及面极广。重点集中对制笔行业和印刷包装行业给予扶持、鼓励。制笔行业要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淘汰落后和陈旧的设备,提高产品的档次和生产效率,个别企业争取做大做强,确保省内文具制笔“三分天下有其一”(宁波、桐庐、义乌)。印刷包装行业要加大印前技术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扩展产品的范围和提高产品层次化水平。要采用先进的数字印刷技术,紧跟世界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要加大企业知名度的宣传和规模集团化企业的建设,形成大中小相对集中的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化特色优势。

 

 

 

第七章发展空间规划与布局

7.1开发区总体规划

义乌工业发展空间规划要与义乌市城市总体规划有机结合。义乌市城市总规划是按照“以路为轴、以主城为中心、以副城为依托、以小城镇为基础、都市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形成“一主三副”的功能区块格局,即主城区、副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生态区)。为加快促进工业的发展,义乌工业发展空间规划总体按“两翼”结构格局发展。“两翼”即义西南、义东北两个产业带,建设已保留的省级开发区(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和上报国家审批的义东北省级经济开发区。按此框架,规划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包括工业功能区北苑、后宅、城西、上溪、义亭、佛堂、赤岸)产业带140平方公里,义东北经济开发区(包括工业功能区苏溪、廿三里、大陈、青口、荷叶塘)产业带115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255平方公里。

7.2功能区布局

经济开发区和北苑功能区通过生产要素整合和功能整合,是上规模、高新技术、外向型龙头骨干企业或集团的聚集地,同时发展配套“生活主导区”、“商贸服务主导区”、“物流产业主导区”、“技术合作中介服务主导区”、“科技孵化区”。后宅功能区规划建设拉链、胶带、毛纺生产基地。城西功能区规划建设模具、饰品、日用百货专业区。上溪功能区规划建设五金、玩具专业区,并发展“教育产业主导区”。义亭功能区规划建设化妆品、钟表工业区。佛堂功能区规划建设食品、文化体育用品,工艺品专业区,并发展“生态保护区”和“农业产业主导区”。大陈功能区规划建设服装专业区,并发展“旅游产业主导区”。苏溪功能区规划建设服装、印刷包装、外商投资专业区。廿三里功能区规划建设针织、小商品加工专业区。在这基础上,根据各区、带的条件,突破区、带和行政区域的限制,产业有所集中、有所互动,有所协作,促进产业的相对集聚和相对交叉,形成网络集聚优势和特色经济区块。

7.3生态保护布局

禁止在市政府确定的水源保护区内发展印染、印花、造纸、制革、电镀、化工、冶炼、酿造、染料、化肥、农药以及禽畜养殖、屠宰、采石、废物回收等制造加工。禁止规模以下的炼钢、水泥、电解铝、制浆、麸酸、火力发电、烃、烷、烯类等项目的生产。禁止不符合GMP生产条件,未获“3C”认证标志、烟花、爆竹、打火机、烟草、土法炼制等项目的生产。禁止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淘汰的产品生产,禁止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项目的生产。在形成“两翼”和网络型工业发展趋势的同时,注重保持原有市域绿地空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以丘陵为市域绿色空间的主题廊道,加强控制与维护城镇群之间的区域性绿色和中心城市的环域绿带。构建城镇发展空间,构建工业发展空间与绿色开敞空间相协调的复合型生态城镇拓展系统。

 

 

 

第八章保障体系与措施

稳步、协调、统筹、可持续地促进工业的发展,是一项关系到义乌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为保障“一个中心、九大集群”的战略设想的实施,要进一步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形成合力,为工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宽松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工业发展的要素支持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要采取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等手段,通过加强规划建设,政策体系支持,政企互动,科技导向,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义乌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8.1保障体系

8.1.1组织领导保障体系

把推进工业发展与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把工业化发展与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结合起来,强化各层次领导的意识,成立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工业发展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部署和协调工作。要按照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落实推进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规划,建立有利于工业发展建设的政策环境,为义乌工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要把促进工业发展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范畴。加强对义乌工业的产业统计、跟踪与分析,切实掌握其进度情况和动态,及时协调解决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业发展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8.1.2基础设施保障体系

加快交通、能源、通讯、供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业发展的支撑条件。

(1)加快金甬高速公路、市内城镇间快速高等级通道建设,使03、07省道、杭金衢、金甬和区内高等级道路相互贯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对外互联的交通网络。加快完成铁路新客运站和货运站的移线工程建设。在国内民航线正常营运的同时,积极争取开辟国外航线,进一步缩短与长江、珠海三角洲及国际的时空距离,将“交通走廊”营造为“经济走廊。”

(2)建设可靠、稳定的动力网,加大高压送、受电主通道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电网结构。加快4个500KV输变电、10个220KV输变电和52个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改善能源紧缺的制约环境。

(3)建设安全的、一体化的给排水网,完善二级供水体系,完善引水工程和新水源的开发建设,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现状。

(4)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化、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效益,创造更优的投资硬环境。

(5)努力改善生态条件,配套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加快生态卫生城市的建设进度,加快污水处理中心和垃圾焚烧工程的建设步伐,建立区域综合治污体系,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优化城市环境和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8.1.3现代物流保障体系

坚持工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相结合,努力构建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新格局。加快传统流通业的改造提升,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加快信息网络智能化、宽带化、个人化、普及化的建设,实现快速的信息交流通道。加快传统物流中心的现代化改造,筹划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避免国际纠纷给工业产业发展带来的损害和制约。普力推进适应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要求的国际物流系统,以准时运输为特征的区域物流系统,以及提供多样化服务的城市物流系统等物流系统的建设,并使之相互衔接,构成一有机整体。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和物流服务企业的配套建设,吸引专业化、高素质的现代物流服务机构进入开发区。建设完善的物流体系,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和工业建设的互动发展。

8.1.4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加快实现经济管理从行政控制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陆续实施“贸工联动”战略。

(1)运用WTO规则允许的游戏规则,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大力扶持先导性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重点企业,淘汰落后的生产和工艺。

(2)建设行为规范、运行协调、公共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转机制,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行政审批制度。

(3)遵循国民待遇原则,加快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健全统一、开放、有序、规范的现代经济秩序的市场体系。

(4)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完善行政审批中心的整体服务功能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行政办事效率,逐步全面实现审批全程化改制,有些审批项目逐步向登记制、备案制、前置联审和告知承诺制过渡。

8.1.5社会服务保障体系

(1)积极发展现代中介服务业,特别是发展律师、会计、审计、评估、咨询、经纪人、工程技术咨询、代理公司等中介专业服务业,发展计算机软件、信息、经营组织、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新兴的商务服务业,为工业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2)加强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进一步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技术开发、管理诊断、信息咨询、工业设计、贸易指导、培训和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的服务。

(3)进一步做好质量标准服务工作,大力推行IS09000、IS014000、SA8000等国际论证工作。

(4)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完善企业职工、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下,做好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作。

(5)建立以企业和经营主为主体的包括信用记录、信用评价和查询系统、信用激励和规范惩罚机制在内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

(6)鼓励和支持产业组建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8.2措施与途径

8.2.1完善开发区建设平台

开发区是工业建设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发展平台。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利用和使用好有限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加快开发区的整合提升力度,实现土地的有效集约利用。按照“适度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原则,理顺开发区与功能区的体制关系。坚持开发区建设与国家、省、市产业导向目录相结合;坚持开发区建设与企业投入和产出相结合;与企业的社会贡献率相结合;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与城市现代化的产业布局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群相结合;与开发区发展进程相结合;与企业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相结合;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相结合;与未来产业发展留有空间相结合;与引进外资和规模企业相结合;与标准厂房建设相结合;与科技孵化区和高新技术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达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施工、高效能管理的目的。

8.2.2强化规划的载体规划

按照“两翼”规划的总纲,结合义乌工业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进程,狠抓规划的实施,完善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和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及时和实事求是的调整规划的实施细案。强化政府、部门、企业间的互动,把企业发展规划与行业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相连接。除生产力空间布局规划外,还要对建设配套条件、产品标准实施、土地合理利应、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以规划。同时研究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向产业结构合理、体制完备、管理先进、市场竞争力强、人力资源得以补充利用、环境优雅的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扶持企业稳步、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8.2.3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和融资环境,弥补工业投资的资金缺口,增强发展动力。

(1)建立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银行自主审贷、政府间接调控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结合的投融资体制。

(2)运用WTO规则允许的有关支持奖励扶持规定,运用稳健和稳定的财政政策,适当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加大投入。

(3)鼓励支持民间机构建立信贷担保、风险投资机构,为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

(4)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优势企业,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推进骨干企业上市融资,鼓励重点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积极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实现企业股权多元化和社会化。

(5)运用债券、信托等金融工具募集资金,整合信贷资源,优化信贷机构,为企业融资创造宽松的环境。

(6)鼓励企业发展海外融资渠道,引入国内外大企业来义乌投资、参股,结成战略联盟。

8.2.4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营造汇聚人才的优良环境,强化人才资源的开发合使用,坚持“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方针,运用“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的方法,全面实施现代化人才工程。

(1)强化完善现有人才市场的管理,探索和扩大招聘人才的方法、手段、范围和功能,使其发挥更大的效能。

(2)研究吸引人才、汇聚人才、留住人才的新政策。

(3)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薪酬制度,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的多元化分配体系,积极探索期权期股制,完善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的新机制。

(4)着力引进一批跻身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尖端技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5)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博士后流动站或工作站,为企业直接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6)在大力引进和培养外地人才的同时,积极培养本地和已在岗位的科技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智慧和作用。

(7)在鼓励和培养科技专业人才的同时,积极培养和鼓励其他专业人才,并发挥他们积极的作用。

(8)在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级“白领”人才的同时,积极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级“蓝领”人才,强化对高级技工的培养,以适应高新技术不断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要。到2010年,争取每万人的大专院校和专业人员数达400人以上(含本地和暂住人口)。

8.2.5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政府、科研院校和企业紧密结合的共性技术创新机制。搭建企业创新发展平台,扶持对共性关键技术、重大工艺技术和重大新技术等公共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平台。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意识,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建设。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的生产标准体系,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此同时,鼓励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的投资力度,提倡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相集合,引进与吸收、消化、创新相结合。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联合技术攻关,使企业逐步从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和拥有核心技术提升,抢占同行制造技术的制高点转变。实施专利战略,鼓励支持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利用专利技术进行“圈地运动。”

8.2.6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协作

招商引资是工业建设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捷径,是建设义乌产业核心区块的重要载体。要“借梯登高、借船出海,”整合信息,积极推进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企业与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制造体系相对接,主动承接国际制造业的转移。要进一步改善和完善基础设施、政策、自然、社会、市民素质、安居、劳动力素质等投资环境,利用网上招商、会议招商、媒体招商、人文招商、环境招商、以外引外,以大引大等各种招商方法,发挥义乌独特的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名牌产品企业、积极主动承接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责任。招商引资中,一是要扩宽招商引资的范围;二是要扩展招商引资的方位;三是要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四是要创新招商引资的方法;五是要创新招商引资的政策,从而迅速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发展水平,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要利用中国小商品市场发达的优势和工业产业的优势,引导企业进入跨国公司供应链,开辟出口新渠道,形成各具特色,互为支撑的贸易加工联合体。鼓励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8.2.7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必须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

(1)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与传统产品的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在新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品的开发设计方法,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利用CAD、CAM、CIMS、CAPP等技术,使开发虚拟化,模具设计制造自主化,产品性能最优化,工艺设计智能化,产品数据管理统一化。

(2)加速管理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利用OA、K3、ERP等技术,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业务流程规范化;办公过程自动化。

(3)积极支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加速条形码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动企业上网,通过互联网推销产品、招商引资、搜集市场信息和技术情况,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

8.2.8继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有力武器。在打造“义乌”这一区域特色品牌的同时,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品牌产品带动优势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名、优、新、特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增强产业竞争力。

(1)更新观念,树立和强化品牌观念、质量观念、商标观念、竞争观念、无形资产观念和创新观念。

(2)奠定主体,确立企业是品牌战略各行为主体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根本主体原则。政府和社会团体应为企业名牌战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健全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缺陷。

(3)相互结合,把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与技术进步、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大企业战略、“走出去”战略结合起来,与速度、效益结合起来。

(4)扬长避短,根据义乌自然、人力、文化、科技等资源,努力创立和发展有自己特色的品牌产品,培育有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及特殊产业的品牌产品。

(5)发展与巩固相兼顾,做到培育发展一批,巩固提升一批,整合壮大一批,嫁接拓展一批。

(6)促进企业诚信,以诚信求市场。到2010年,争取国家驰名(中国名牌)商标5件,省级著名商标40件,省级名牌产品30只。

8.2.9坚持可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工业发展与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关系。系统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人居环境品质。

(1)大力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提高工业的文明化水平,大力鼓励支持“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项目,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观念和模式。从过去的“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生产全过程控制为主转变。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逐个落实污染排放的总量控制和削减目标,并加快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进度。

(2)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切实改变“高消耗,低效工业益”的经济扩展方式。把节约放在首位,节约与综合利用并举。强化政策导向,建立和完善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提高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率。完善节能管理监督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率。完善节能管理监督体系和节能技术服务体系,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

(3)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把工业发展与“蓝天、碧水、绿地”的环保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宁可牺牲经济效益,也不能以环保做代价”的原则。加快对先进、成熟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发展环保产业服务体系,规范和培育环保市场。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的目标。

(4)要加强安全生产、建立政府、企业安全预警系统,结除安全隐患,确保义乌工业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8.2.10坚持统筹协调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工业领先增长的作用,带动一、三产业协调快速增长,全面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

(1)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通过提升工业的整体水平,为农业现代化积累资本和物质技术条件,并改造传统农业。继续推进农村工业化,着力发展非农产业。用工业大生产的理念和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成为工业的产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投资开发农业,发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保护好农业发展和农民的利益。

(2)大力促进市场和流通现代化。把推进工业现代化和发挥市场潜能的作用紧密结合起来,把推进工业现代化和加快流通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大市场带动大生产,大生产支持大市场;大生产带动大流通,大流通支撑大生产的新局面。打造市场、工业、流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结合、相互弥补、共同协调和谐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