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索引号:

    330782000000/2011-427415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义乌市数据管理中心

  • 成文日期:

    2011-06-3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义乌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07-08-31 01:40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为使体育事业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以下简称为二纲一法”),以及建设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和现代化商贸名城的要求,结合我市体育工作实际,特制定义乌市体育事业发展五年实施计划。

一、我市体育工作的现状

随着义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越来越强,参加体育健身的人口越来越多,对体育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我们政府部门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和转变工作职能,走社会化、产业化的路子,以适应发展的需要。目前,一个政府重视、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氛围已基本形成,但与二纲一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二纲一法为依据,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为基础,以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建立群众身边的组织,建设群众身边的场地,开展群众身边的活动,普及促进提高,提高带动普及,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2.发展目标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每年举行一次规模大、影响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节活动,提高全民健身意识,扩大体育锻炼人口。到2005年,力争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市区达40%以上,乡镇达30%以上。

建立国民体质测定系统,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使国民体质测定达到合格标准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8%以上。

各部门、各镇街道建立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并积极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每年不少于3次。

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管理,充分发挥各单项体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我市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全市学校普遍开展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活动,施行面达到100%,达标率在98%以上,普及与提高并重。
    业余训练成绩迈上新台阶,保持优势,填补空白,形成若干有特色的拳头项目。体育项目布局合理,充分发挥各学校的力量,因地制宜,形成业余训练梯队配备。

抓好少体校这个龙头。完善训练体系,提高生源质量,提高教练水平。

确保武术、乒乓球等优势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改善训练条件,提高训练水平。

积极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争取在体育中心二期创办一所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学校。以优势项目带动和促进弱势项目,使之成为体育后备人材的摇篮。

建立运动员奖励基金,奖励在重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

积极开展争创全国武术之乡活动
    武术在义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可谓是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发展到今天,武术这个项目仍然深受群众的欢迎,其运动成绩在金华市一直名列前茅,多次代表金华市参加省赛也取得较好的成绩。通过挖掘、整理、继承、培育,使其发扬光大,力争通过国家体育总局的全国武术之乡命名。

体育设施数量明显增加,布局渐趋合理,功能逐步完各,并把它纳入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乡镇的考核内容。

基本完成体育中心建设,35000座的体育场争取在2001年建成使用,6000座的体育馆争取在2002年建成使用,1600座的游泳馆及一些配套设施力争在2005年前建成使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浙江省有关法规的规定,在城区规划和旧村改造时,充分考虑并留足社区、新村的体育活动用地,与社区旧村改造建设同步进行。各镇、街道逐步建成l2个灯光水泥球场和5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活动室或健身房,各社区确保有5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活动室和一条全民健身路径。

佛堂、苏溪、廿三里、上溪、大陈等镇应单独规划建设一批相应的体育设施,如小型(10001500)的体育馆,400标准田径场(可与学校结合)、露天游泳池、多功能健身房,形成本区域内小规模的体育健身中心,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其他镇应有灯光水泥球场、文体活动室和田径场。

中心村应建有一个水泥篮球场和5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活动室。

体育设施建成后,公开向社会开放,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

体育市场繁荣兴旺,管理比较规范

城区经营性体育场所全面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培养一批专业从业人员,使之真正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阵地。

镇所在地的经营性体育场所开始纳入管理。

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岗位培训,逐步使体育场所的经营者持证上岗。

建立和培养一支懂业务、善管理、素质好的体育市场管理队伍,严格执法、秉公办事。

做好体育彩票的发行工作,为体育事业的发展筹措更多的资金,以弥补体育经费的不足。

形成一批体育示范群体

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有意识地培育一批体育示范群体,以镇、街道、社区或学校为单位,以组织健全、活动经常、设施齐全、成绩显著为内容,定期进行考核验收,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三、行动与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健身意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2.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切实把体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组织,有专项经费,有专门场地。

3.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把体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尤其是一些传统项目的布点学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努力提高业余训练水平。

4.挖掘、整理、弘扬传统的优势项目,积极争创全国武术之乡。

5.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改善体育运动条件。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的规划工作,在编制和修编发展规划时,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划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适度超前的观念,充分考虑体育设施建设用地,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加快体育设施的建设步伐。

a加强全市性、区域性综合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中心建设要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实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快进度,争取早日建成使用。

b加快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把体育设施作为社区重要配套设施,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启用。

c加快学校体育设施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学校的体育设施也要高标准上档次,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场地,尤其是一些知名学校。

6.深化改革,转变观念,拓宽思路,积极探索,使体育逐步走上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

7.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进一步规范体育市场的管理。经营性体育市场是一个新的产业,是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一个补充,也是体育社会化的重要体现,要精心培育,严格管理,使之依法经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争取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课题负责人:金来星
主要执笔人:楼良四
课题组成员:金未星、王明根、楼良四、翁国政、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