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索引号:

    330782000000/2011-427420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义乌市数据管理中心

  • 成文日期:

    2011-06-3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义乌市土地利用发展“十五”计划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07-08-31 01:40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一、我市土地资源利用的概况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缘,属丘陵地区,东邻东阳,南接永康、武义,西与金华、兰溪相连,北和浦江、诸暨交界,东、南、北三面环山,婉蜒绵豆,中部为波状起伏的黄土丘陵,岗阜与垄田相间,沿江两岸为河谷平原。全市土地总面积1105.48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91.29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20人,是典型的人口密度高,人均土地少,经济发展快,土地后备资源贫乏,建设用地需求量大的县级市。

据土地资源变更调查,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105.48平方公里,其中就地33071.29公顷,占29.如%;园地7270.43公顷,占6.58%;林地49234.81公顷,占44.5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9085.14公顷,占8.22%;交通用地1482.59公顷,占1.34%;水域6618.25公顷,占6.00%;未利用地3785.64公顷,占3.42%。土地面积按以下顺序递减:林地>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园地>水域,未利用地,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结构呈现五山半水三分田、半分交通居民点的特征。

二、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围绕《义乌市现代化建设纲要》和我市到2005年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为指导,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正确处理吃饭建设的矛盾,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有效生产率,为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土空间,为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其他各项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土地保障。

三、规划目标

根据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确保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我市十五期间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向是:从义乌市情的实际出发,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正确处理吃饭建设的矛盾,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和环境质量,为义乌市社会经济快捷、协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土空间,促进工农业、交通和城市、村镇建设等各项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土地保障。

根据以上土地资源利用方向,遵循《金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控制指标和《义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综合考虑土地位置及其生产能力,十五期间土地利用的总体目标:

一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合理调整其他农用地比例结构。到十五期末,确保耕地在30666.67公顷,通过土地整理,使60%的农田得到治理,提高耕地质量,每年改造低产田和建设标准化农田2000公顷,增加有效耕地面积200公顷以上,使标准农田面积达到13333.33公顷以上;加快农业开发区建设步伐,使昔日的黄土丘陵等一批未利用土地,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大园区;适当调整园地面积,治理废弃水域。合理布局灌排水网水域体系,压缩疏林地和迹地面积,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逐步实现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使林地面积有增有减、总量略为减少,快速优化市域生态环境。

二是确保重点基础项目用地,合理配置城镇和工业用地,严格控制农村建房占用耕地。十五期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攻坚阶段,各个领域都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大城市框架的形成、工业的加大投入、道路网络的建设、农村宅基地整治等,都将占用大量的土地,势必形成又一个用地高峰时段,建设用地必然骤增,通过实施异地垦造耕地和划补基本农田保护区,保证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用地需求。在这一期间,农村建房主要围绕旧村改造实施人均总用地量控制和一户一宅战略;市经济开发区二期工程,北苑、义北、义东、义南、义西五个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市级重点用地项目建设;实施教育强市战略,做好学校的布局调整和一批中心小学和中学的新建扩建;金甭高速公路、环城公路等交通道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江东风景旅游区项目工程都将改变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到十五期末,全市新增建设用地390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3000公顷

三是严格控制农村建房占用耕地,全面开展农村杂基地整治。在九五期末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十五期间的前二年全市有三分之一以上行政村开展宅基地整治,到期末全市有三分之二以上行政村开展宅基地整治,通过整治,达到农村村民一户只拥有一处宅基地,且宅基地面积不超过法定标准的目的,使该块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四、实施我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

十五期间乃至更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市的土地资源利用都必须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进行合理利用和适度配置,以全市资源退化不超过资源更新能力为前提,不追求暂时挖掘生产潜力的不可持续发展的高生产力,着眼维持和尽可能渐进增加现有生产力,防止生产力下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消费必需,构建抑制和抵消生产力退化的可持续利用途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出路:

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能否持续利用,决定着经济和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而耕地总量动态是否保持平衡,将直接影响到我市经济发展的进程和速度。十五期间,我市要控制变耕地为其他农用地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特别要严格控制一哄而上的大规模的追求短期效益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满足全市人民最基础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2.加大执行土地有偿使用政策的力度。

十五期间,要始终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把土地资源利用的重点放在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特别是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上来。为此,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土地有偿使用政策,在全市范围内,除行政、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教育、卫生、福利等公益事业用地外,全部纳入有偿使用管理轨道,并提高拍卖、投标份额,增加公开办理透明度。

3.继续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拓宽用地指标来源和垦造耕地渠道,缓解用地指标不足的矛盾。

十五期间,要保持耕地总量平衡和满足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的建设用地,首先要继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通过土地整理,每年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标准化农田2000公顷,增加有效耕地面积200公顷以上;其次是争取到外市地购买一批置换用地指标为我市所用,增强我市可持续发展后劲;第三是创造条件,实施异地垦造耕地和划补基本农田保护区,解决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

4.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调控土地资源利用方式。

十五期间,把全市的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布局到义乌经济开发区、北苑、义东、义南、义西、义北工业园内,并尽可能利用低丘荒山和劣质耕地,使工业区得到集中发展,三废排放集中处理,改善环境条件和生态条件;基本完成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退耕还林,营造平原绿化林带,增加全市绿化面积,使林地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不断改善水资源环境,加大整治义乌境内江、溪的治理力度,完成相关电站、水库建设,缓解水资源不足的矛盾;运用经济杠杆调整和调节用地区段和地类,走活用地和养地造地两着棋;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土地资源的利用,经常处在法律监督和约束之中。


课题负责人:龚义
主要执笔人:金良忠
课题组成员:龚义毛、应龙翁、朝生、吴厚征
金良忠、虞铁民、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