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义乌,“gou”画电子商务新景图

发布时间:2012-11-12 14:04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来过义乌的客商,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商品之多,市场之大,既幸福又苦恼。但今后,你不必东奔西走,坐在家里敲敲键盘,同样可采购琳琅满目的小商品。   半个月前,旨在将7万家实体商铺搬上网的小商品市场新官网“义乌购”正式上线。它为采购商和市场商户带来一种全新贸易模式的同时,也勾画出了义乌电子商务新景图的第一笔。  回忆往昔,1997年起步,从中华商埠、数字城、“onccc”,再到义乌购———义乌市场官网15年经历了四次变迁。而今迈步从头越,主打“诚信”牌的“义乌购”,力争通过时间的检验,“赢天下”。  历史:市场官网15年四次变迁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内,商户们对义乌市场电子商务发展的认识,最早从“数字城”开始。之前,商城集团开始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了“中华商埠”,这也是义乌第一个具有官方背景的小商品电子商务平台。由于体制和观念的原因,这个平台没有成功。  陈捷,36岁,义乌市场官网运营方小商品城信息技术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10年前,老家在西安的他,作为合作方的一名技术人员,从深圳来到义乌,参与了“小商品数字城”平台的开发、管理。  他回忆,“小商品数字城”始建于2004年,当时作为省科技厅下的一个项目来运行。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义乌市场官网的定位: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相对应的电子商务平台。不过,当时在经营思路上,该平台通过会员收费制,来实现营利。  “‘数字城’主要是一个销售平台,而不是服务平台。”陈捷说,由于网站刚起步,本身并不具备电子商务应有的各项功能,所以销售模式行之无效。为此,公司从2007年起加大了对网站的技术和框架方面的改进,网站定位也从销售营利,转向服务为主。在此背景下,第三代小商品市场官网“小商品城网”(“onccc”)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商户对外界展示、宣传、接洽的平台。可以说,小商品城网的诞生,已经悄悄地改变了小商品的贸易模式,  信息公司一名亲历网站更名经过的老员工说,从功能上看,“onccc”更侧重于“信息分布”,商户要想和采购产完成线上交易,还不能实现。也就是说,它缺少传统电子商务定义中的“交易功能”。  为此,商城集团高层又新提出了小商品城的发展方向:“义乌+沃尔玛+联邦快递+阿里巴巴”,展示出了做大电子商务的野心。2012年起,新四代官网“义乌购”开始进入商户和采购商的眼帘;半个月前,“义乌购”正式上线。  动态:“义乌购”上线迈上新起点  10月21日,“义乌购”在博览中心的序幕大厅举行了隆重的上线仪式。  “我们将打造一个与7万实体商铺一一对应的网上中国小商品城。”“义乌购”总经理王建军在开幕式上说,放眼今后,网站将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所有市场商户面前。  “义乌购”的域名为其汉语拼音“yiwugou”。在百度百科上,新网站的目标被定位于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监管评价体系,对采购商和经营户都能提供可控、可信、可溯源的诚信交易保障。由此可见, “交易”,已经成为新一代官网的主要功能之一。  目前,“义乌购”拥有商铺商品、在线购、巨便宜、商业资讯、义乌看、论坛等主功能板块,以及转租转让、诚信购、400诚信呼、采购商服务中心、经侦平台等多种特色服务。其中,诚信购、义乌看、400诚信呼、巨便宜为网站四大特色服务。  在“义乌看”子栏目中,记者点开全新改版的“义乌购”,发现义乌国际商贸城五个区块的商铺都能在网站上找到,部分商铺已配有摄像头。采购商通过电脑,即可看到实体商铺和商品。  “义乌购”的客服人员说,今后市场商户可登录“义乌购”网站平台进行商铺管理、商品展示、库存销售、资讯浏览、论坛交流、贸易预警等功能操作;采购商可通过“义乌购”查询实名认证的供应商信息,发布即时多样的采购需求,并通过3D市场实景寻找商位和产品。  体验:网上接单形态之变  在义乌试点的规划中,市场采购转变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其实,伴随义乌市场电子商务的发展,商户和采购商的交易方式转变已在悄悄发生。  金雁萍,义乌市场经营围巾、床上用品商户,2008年10月四区市场投入运营后,方接触小商品城网。当时的她对电子商务一窍不通,但通过积极的学习,开辟了网上接单的渠道。  “我有一个日本老客户,网上认识的,已经合作四年了。”金雁萍说,客户是一名华侨,从网上看到她的联系方式后,打电话来表示想采购一批货。一两次后,大家熟了。她还说,那会儿通过“onccc”找来的客户,大多是“线上看样,线下下单”,效果还不错。从网上尝到甜头后,自己也愈发注重网站的经营。  网站改名为“义乌购”后,金雁萍在其中的“巨便宜”板块中上传了10多款床上用品。前两天,两名顾客来到店里买了四款四件套,对方称是从“义乌购”上看到产品,而且要求价格必须与网上标示一致。金雁萍将这笔订单,看成网站更名后带来的战果,她并不介意成交发生在线上还是线下。  其实,配有支付平台的“义乌购”,已经具备了线上交易的功能,而且已有商户操作成功。这两天,“义乌购·论坛·经营户乐园”板块里有个很火的帖子,帖子提到一名商户通过网站,收获一笔5位数的订单。  记者找到该商户,她叫吴玉婷,26岁,在四区帮父母打理织带生意。10月31日,一名杭州女客户在网上看中了店里的产品,在确认样品后,对方下了订单。不过,杭州客户并没有直接付钱给吴玉婷,而是选择先将货款打到“义乌购”的支付平台,拿到货物经确认后,买家才可拿到货。相应地,只有对方将货款打到支付平台上,卖家才会发货。  “有了支付平台,卖买双方都是公平的。”吴玉婷说,“义乌购”已经具备淘宝的交易模式,相信今后类似的交易会越来越多。  展望:“诚信”牌“赢天下”  “义乌购”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名片上,均印着一行橙黄色的小字:诚信赢天下,这是网站的口号。这张“诚信”牌,究竟有多大的能量?  “‘义乌购’最大的优势是背靠一个拥有7万实体店铺的实体市场,实体店铺一个个放在那儿,跑也跑不掉。”王建军说,相比线上市场,实体市场更具诚信,同时具有可管理性和可控性。用户在平台上发布的信息,也将更真实、可靠。所以,从长远看,义乌实体市场优势决定了“义乌购”能够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监管评价体系,对采购商和经营户都能提供可控、可信、可溯源的诚信交易保障。  在“义乌购”官网上,记者看到了一个子栏目“买家保证”,里面提及了多条给买家吃定心丸的保障措施:比如,声明网站上的卖家皆为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到五区及篁园市场六大市场簇群内的供应商,线上线下一一对应,信息真实;与网上店铺对应的市场商铺价值巨大(单个商铺价值一般为几十万至几百万),卖家违约风险高;网站的在线交易模式为第三方担保在线交易,可有效确保买家的资金安全;卖家收款后未按约定发货,交易商品的数量或质量与约定不符,可按流程投诉维权;上面还提到了市场投诉服务热线96032。  “义乌购”市场总监楼卫珍还介绍,目前公司正与经侦等部门商谈合作,接下来网站将独家推出市场防骗、风险防范等提醒和保障平台。  王建军说,网站上线只是义乌市场电子商务“万里长征第一步”,“诚信”能否真正“赢天下”,将由时间来检验。(冯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