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12 10:4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义乌市地处亚热带东亚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温温和,雨水丰沛,光照充足,盆地气候特征明显。常年平均气温17.7℃,极端最低气温-10.7℃(1977年1月6日);极端最高气温42.0℃(2003年7月31日),常年平均降水量1386.6毫米,常年平均日照时数1788.7小时。
1、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受冬夏季风进退的影响,冬半年盛行偏北气流,气候干冷,夏半年盛行东南气流,气候湿热。这种冬夏季风的交替转换,形成了一年中气候明显的季节变化。气候上一般以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10~22℃之间为春、秋季。我市四季分布的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一般来说,冬季开始于11月下旬,止于次年3月中旬;夏季始于5月中旬,止于9月下旬。
表1 义乌市四季日期及极值统计表
| 春 | 夏 | 秋 | 冬 | ||||||||
平均入季时间 | 3月19日 | 5月20日 | 9月23日 | 11月24日 | ||||||||
| 月-日 | 年 | 月-日 | 年 | 月-日 | 年 | 月-日 | 年 | ||||
最早 | 3月1日 | 2001 | 4月29日 | 1985 | 9月9日 | 2006 | 11月7日 | 1981 | ||||
最晚 | 4月6日 | 1985 | 6月25日 | 1977 | 10月15日 | 2013 | 12月16日 | 1984 | ||||
平均持续天数 | 62天 | 125天 | 62天 | 108天 | ||||||||
| 天数 | 年 | 天数 | 年 | 天数 | 年 | 天数 | 年 | ||||
最短 | 36天 | 1986 | 96天 | 1981 | 38天 | 2009 | 78天 | 2007 | ||||
最长 | 94天 | 2000 | 157天 | 2013 | 95天 | 1984 | 143天 | 1981 |
季节不同,气候各异:春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云雨增多,天气时冷时暖,温度呈波状上升,在冷空气频繁或西南暖湿气流活跃的年份,常导致低温阴雨,4月份常有“倒春寒”出现;春末夏初,随着暖湿气流不断增强,降水强度随之加大,形成雨季,俗称“梅雨期”;夏季的前期为“梅雨期”,“梅雨期”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结束,进入盛夏后,除台风降水和午后雷阵雨外,以晴热天气为主,为同纬度的高温区;秋季,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温度波状下降,在冷暖空气长期相持的年份会出现秋雨连绵的天气,当北方冷高压不断南下,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分裂成小高压稳定下来,同时副热带高压南撤又往往落后于低层,上暖下冷的垂直稳定层结,形成晴朗少雨的 “秋高气爽”天气;冬季,受极地大陆冷气团影响,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当北方冷空气经东路南下,本地处于入海高压后部,东南气流活跃,有较多地暖湿空气被抬升时,亦有雨、雪连绵天气。
2、上半年雨热同期,下半年光温优越。上半年,以1月气温最低,雨量较少,开春后温度呈波状上升,雨量也同步增加,雨热同期明显,全年一半以上雨量集中在上半年,主要表现为春雨多,梅雨量大,秋冬雨量少。其中,3-6月份常年雨量690.5毫米,约占全年雨量的50%。
图3 义乌市降水量逐旬分布
下半年受季风和地形等影响,降水减少,7~8月份是相对旱季,除台风影响和午后局部雷阵雨外,天气以晴热为主。9~10月份季风交替有一段秋雨期,但秋雨期比春雨期时间短,雨量少,时有秋旱发生,但个别年份也会因台风强降水造成洪涝灾害。12月份到次年2月是少雨季节,少雨带来了优越的光温条件,常年下半年日照时数为1033小时左右,约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60%,最大值出现在7、8月份,这两个月日照时数常年平均都在210小时以上,秋季多于春季。
图4 义乌市年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单位:小时)
3、热量丰富,作物生长季长。常年年平均气温在17.7℃,最热月份7月份,平均气温为29.7℃,最冷月份1月份,平均气温5.2℃;常年无霜期有249天左右;日平均气温≥0℃期间总积温为6445℃,持续期达到358天左右,几乎全年可耕种;日平均气温≥10℃期间总积温达5572℃,持续期长达8个月左右。热量资源丰富,作物生长季长,而且夏季长,常年平均温度稳定高于22℃时长达近4个月,热力强度大,对发展多熟制生产,提高复种指数较为有利。
4、地形起伏高差大,垂直气候较明显。我市地形起伏,类型多样,垂直气候差异较明显。这种差异首先表现在季节的分布上。一般随高度升高,夏季缩短,冬季延长。其次,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约下降0.6℃左右,积温减少。即便是同一高度,也还会因坡向、坡度及山峰、山谷、岗地、盆地等不同地形而有局地气候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