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开目录 > 政务专题 > 新义乌人
俄罗斯商人康大哥:我的未来在中国

发布时间:2017-07-11 14:3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作为金砖国家之一的俄罗斯,与义乌市场有着紧密的经贸往来,也是义乌外贸最快的增长点之一。在如今的义乌市场,就有许多像康大哥这样的俄罗斯商人,当发现义乌市场成为他们“淘金”的好地方后,便纷纷安顿下来,从义乌市场组织货源销往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国家。

康大哥在义乌兴办了外商投资合伙企业。

康大哥的儿子参加电影《哈啰·义乌》的拍摄。龚献明摄

  “康大哥?!”接过名片一看,我们一行都善意地笑了。穿过弥漫着生意味儿的长春商业街,走过一个旮旯地带,当我们最终看到楼牌号时,却依然找不到门牌,在沿房屋转了一圈后,只得打他的电话直喊他的名字。

  “对,康大哥,这是我名字KANDAGAR的译音,在中国‘大哥’不好做。”打开房门,一个“光头”形象站在了我们的眼前。落座后,我们说明了来意,他就向我们聊起扎根义乌的来龙去脉。

  初来乍到,掉进小商品海洋里

  “义乌市场真了不起!”这是义乌留给康大哥的第一印象。早在读大二时,康大哥即利用假期做起了生意,从乌鲁木齐倒卖中国货,销往莫斯科。大学毕业后,他就熟门熟路地经营起了中国货。

  “那时候,我主要经营箱包,曾跑过北京、广州等城市,但总的来说,经销的款式、颜色都十分单调。后来听到了义乌市场,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义乌。眼前的义乌市场让我大开了眼界。”康大哥说,2005年8月到达义乌后,因不认识路,就拿着酒店服务员给他绘的草图出门,让出租车司机径直送到了国际商贸城。

  “到了国际商贸城,简直掉进了小商品海洋里。”康大哥显得无比兴奋,想不到市场上的箱包有这么多款式!他一边走,一边记商铺号,一边忙着用计算器问价格,也不知到底进了多少商铺,问了多少次价格,他忘我地徜徉在小商品的海洋里。突然间,市场内的灯全灭了,他还惊觉地发现,市场两侧的门也关了。他惊慌地逮住一个保安询问是怎么回事?原来到了下午5点半,市场打烊了。他出不去,保安向他往底下车库指了指,示意他跟着地下车库的汽车走出去。

  意犹未尽的康大哥说,这么多货,这么多品种,真让他不知如何下手。他只能把在各门店所看中的商品和地址都记下来。义乌市场的初次之行收获真不少,从中,也让他感受到了学好汉语的重要性。为此,康大哥找了一家汉语培训机构,从基本词组、会话学起。在义乌的头两个星期,不管白天黑夜,他埋头苦学。后来,他利用晚上学汉语,白天则到市场上实际操练,活学活用。

  “生意场上的汉语,百分之三十到五十都可以听懂。”这也给康大哥做好生意打下了基础。在义乌的头两个月,康大哥往莫斯科发回了2个货柜,有包箱、灯具、厨具等上百种商品,利润至少在50%以上。

  成立公司:分享义乌改革试点利好

  康大哥来义乌前,在莫斯科即有自己的门店,具有一定的经营基础。回到莫斯科后,他又在契尔基夫斯基(音译)批发市场租下了7个商铺,经营的商品也不再局限于箱包,而是成了一个微型的综合性市场。发现在莫斯科市场俏销的商品,他就立马从义乌下订单。此后,他还把生意扩张到了乌克兰。

  “现在,我在义乌市场已拥有300多个客户,而且关系都不错。”康大哥说,“如果与客户的关系处理不好,我不会在义乌待上8年之久。有一次,一位客户开发了新产品,当我们要求进货时,对方起先并不同意卖。当我把名片递给他,对方一看不禁惊讶地说,原来你就是康大哥,最后买卖也成交了。”

  让康大哥感动的还不止这些。康大哥说,他现在与义乌市场的一些新客户打交道,一般也不需收定金和仓储费。这既是出于对他的信任,也因为他现在所开办的公司——义乌市拉恒贸易商行,拥有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营业执照。这是义乌成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后带来的结果。

  “以前,我在义乌所办的外国公司代表处只能出货,现在不仅可以在中国开店,还可以与中国企业合伙做生意。经营范围涉及饰品、办公用品、五金工具、家具、文具、玩具、厨具、日用百货、塑料制品等。”康大哥说,“原先签证要抱着一大叠资料跑大使馆,审批、验资,很是麻烦。现在属于工作签证,每年只要在中国年审一次就OK了,不须在半年内回俄重签。”

  放飞梦想:我们的未来都在义乌

  自从发现了义乌,康大哥即在义乌扎下了营寨,把妻儿都接到了义乌。康大哥有五个小孩,除了大女儿外,其余四个都在义乌上学。两个读初中、两个读小学。

  “孩子们的汉语说的比我好。一回家,他们就教我学说中国话。”康大哥感叹道,“对自己来说,学说汉语或许很累,但孩子们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义乌人的生活。我的第二个孩子还参加了《哈啰·义乌》电影的拍摄。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外儿童在义乌和谐相处的儿童题材电影。”

  “在义乌什么都好,惟一让人不称心的就是教育过于苛刻,读书很辛苦。”康大哥说。孩子早晨6点起床,晚上6点回家,还有一堆家庭作业,每晚都得11点才睡。有时因为作业太多,孩子会哭着不知该怎么办,睡觉的时间、玩的时间都太少了。

  “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不好,对健康不利。在俄罗斯可不是这样,但把孩子送回国内读书也不现实。”康大哥说。他很期望义乌有一所外国人学校,不要读得那么辛苦。

  “不过,孩子们都很喜欢义乌,他们的未来在中国。”康大哥说,“虽然所有人的未来存在不确定的因素,但可以猜想和预见。我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义乌,他们的同学也都在义乌,他们的汉语水平很有优势,能说会写,也比较了解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是,在义乌的发展很不错。这里生活安定,不必担惊受怕。孩子们每天上学或回家,都是一个人来回。在家里放点钱,也不必害怕晚上会被人盗走。”

  “虽然我现在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俄罗斯人在义乌居住,但平时有四五名俄罗斯人经常走动,他们都常驻在义乌。这些俄罗斯人与我一样,对义乌的商业环境都非常满意。”康大哥说,“义乌在俄罗斯商人中拥有非常好的口碑,认为义乌的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效率高,总是及时为俄罗斯商人解决实际问题,是义乌为他们营造了一个非常公平和安全的环境。”

  今年,康大哥出席了义乌的“两会”。“这可是很高的政治荣誉!”康大哥脸上洋溢着骄傲与自豪。他说,在“两会”期间的外国人座谈会上,他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每次递交证件,在本人照片边上都要打印上护照号码和名字,这很麻烦。因为在表格中都已经填写了,就没必要每次重写。“真想不到,义乌的办事速度好快。”一个星期后,康大哥就接到电话,说以后这要求取消了。

  一年中,康大哥会回俄罗斯一二次,每次也就七八天时间,其余时间都待在义乌,对如今的小日子他相当满意。“我在义乌买了车,在不久的将来想着买房子,还打算买一块地皮兴办企业,生产自己的产品——在义乌好好干一番实业。这也称得上是我的梦想吧。”康大哥说,“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在义乌生活好、教育好。我可是一个勇于向困难挑战的人。有了这样的梦想,自己才有向目标迈进的动力。请为我加油!”(龚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