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2020年上半年消费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24 09:5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0年上半年,我市市场运行经受疫情冲击,城乡居民消费受到抑制,消费市场总体呈现下滑态势,消费增速触底回升。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5亿元,同比下降3.9%,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12.4个百分点;其中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7%,高于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2个百分点。

一、居民消费出现的新变化

面对疫情的冲击,我市居民消费需求发生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吃、“住类商品消费需求基本稳定;而对“穿等商品消费需求却出现较大回落。

(一)“吃”类商品消费提升较大。上半年,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烟酒类商品消费实现了正增长,分别增长12.6%和7.9%,增速高于限额以上吃穿用类商品零售平均增速21.2和16.5个百分点。

(二)“穿”类商品消费下降明显。上半年,限额以上服装类商品消费下降17%,比去年同期下降10.8个百分点,低于限额以上吃穿用类商品零售平均增速8.4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类商品消费下降17.1%,连续两年同期出现下滑,低于限额以上吃穿用类商品零售平均增速8.5个百分点。

(三)“住”类商品消费增长有力。受城市有机更新力度加大以及我市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消费利好等因素影响,尤其是政府加大固定资产投工作,加快了全市商品房的交付。具体表现在房地产相关商品消费上,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消费同比增长34.3%,高于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43.9个百分点;家具类商品消费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22.3个百分点。

(四)“行”类商品消费比较低迷。随着我市人均汽车保有量持续创出新高,汽车消费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受到疫情冲击,全市汽车消费在年后受到重创,消费促进政策出台后,情势有所缓解,但形势依旧比较严峻。目前,我市汽车消费市场高开低走,出现反弹后仍旧低迷,上半年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消费下降4.1%,比上年同期回落13.4个百分点,是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滑的主要因素。

二、当前消费领域值得关注的几大问题

面对疫情冲击,居民消费受到较大的抑制,尤其是居家期间,大型聚会被取消,餐饮住宿消费被严控,居民出行等部分消费需求被严重抑制。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出口导向的我市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消费下滑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与此同时,我市实体零售业的转型升级困难较大、网络零售增速出现放缓等矛盾比较突出。

(一)实体零售市场受到较大冲击。限上传统零售业(以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为主)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4.3亿元,下降6.8%。由于疫情期间,大型超市承担居民的生活保障,销售比较正常,主要是大型商场零售出现下滑。传统零售行业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疫情影响下,居民消费受到冲击,实体店铺经营模式转型缓慢,销售下滑;二是互联网购物冲击以及新业态模式、新消费习惯的影响,造成传统实体零售额被分流。

(二)汽车消费市场表现不佳。从社会消费品结构情况看,我市汽车类零售额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67%,是最大的单品消费类商品。从汽车消费趋势情况看,今年上半年我市汽车零售额下降4.1%,疫情期间最大回落幅度高达21.5个百分点,零售额下降企业占全部汽车销售企业的64.7%。我市消费结构过度依赖于汽车消费市场,汽车消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影响也明显大于金华和全省。

(三)消费结构不理想。一方面是限额以上消费权重不合理。我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中,汽车零售额占比一家独大(占比达到67%)而金华全市汽车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比重仅47%左右,全省占比则更低。我市汽车消费已经完全支配了限额以上社零消费的走势。家具、家电等商品权重太低,消费的趋势几乎无法对全社会消费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占全社会比重过低。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限额以上单位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比又非常低,还不到20%。限额以上单位的趋势无法准确代表对全社会消费的趋势。

(四)电商零售占比过低。目前,我市快递业务量名列全国前茅,今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全国城市排名第二,仅次于广州,但是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网络零售额占比仅为7.9%;限上电商企业数占全部限上批发零售单位数不到10%,没有很好体现电商大市的特点。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面对疫情的冲击,我国经济已进入复工复产发展阶段,面对国际经济的重度衰退,义乌社会消费对义乌经济的作用愈加明显。

(一)加强对三新经济尤其是电子商务产业的统计监测工作。我市“三新经济较为活跃,义乌在全国电子商务百强县排名中名列前茅,商网指数和电商发展指数都较高。疫情影响下,三新经济发展迅速,有利于地方经济复苏。在电商统计改革的背景下,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加快研究出台电商企业月度新增扶持政策,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对达限电子商务企业的培育和摸排,有效促进电子商务企业月度新增入库,切实做好增量补充。

(二)加强对商贸四大行业发展的统筹推进。当前,我市消费市场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消费市场快速的企稳回升,有关主管部门要关注和研究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尤其是要重视家具,家电等各个行业龙头企业的培育,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同时密切结合复工复产的进程,有效推动行业发展。除关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结合我市市场大市的优势,还更应关注批发业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等GDP核算细项指标,加强对整体行业发展情况的监测和统筹,对症下药,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来补齐短板,促进我市商贸业的良性发展。

(三)及时关注和跟踪国家长短期政策的影响。复工复产以来,我市积极采取各种政策促进经济正常运行,从上半年来看,我市促消费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限额以上社零增速从最低的-27%快速回升到了-9.6%。预计这一轮刺激消费政策短期内对我市将有较大促进作用,但长远上刺激效果并不乐观。尤其是疫情发展来看,下半年仍旧困难重重,增速还处于负增长状态。建议各相关主管部门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变化对我市商贸业的影响,借势借力,因地制宜制订加快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我市消费市场平稳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