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82329949043U/2022-437446
《义乌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义乌市卫生健康局
2022-05-16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05-16 10:48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义乌市卫健局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后组织多部门联合论证,并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批,编制出台了《义乌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制定背景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义乌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成浙大四院、中心医院二期、中医医院迁建、妇保院迁建等项目,全市实际开放床位数7626张,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80张。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新增金华市医学重点学科23个,义乌市中心医院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县级医院第三,浙大四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A等级。医疗卫生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开,医疗服务领域软硬件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出生一件事”等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向全省推广,成功创建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市,率先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镇全覆盖。人均期望寿命从79.12岁提高至81.96岁,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9.7%。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努力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园,人民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需求普遍得到更高水平满足,卫生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凸显。人口深度老龄化、生育政策调整、社会加速转型、疾病谱不断变化,多重疾病负担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状况将长期存在,卫生健康服务供给压力持续加大。传统和新发传染病疫情相互叠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控形势愈发严峻。优质医疗资源依然不足、村级医疗机构网底较为薄弱、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医防融合不充分等问题始终存在。县域就诊率偏低,居民就医流向浙一、浙二等省本级医院依然较多,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疑难重症患者转外就医占外出就诊人群的大部分,综合医院在疾病诊疗方面特色不突出,重点学科和区域影响力不足比较明显。补齐发展短板、提升供给质量、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还需系统谋划、集成攻坚。
二、主要内容
《规划》分4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发展背景。包括现实基础和面临的形势,系统总结了“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绩,梳理了“十三五”规划相关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展现了我市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能力、卫生安全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六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当前存在优质医疗资源依然不足、村级医疗机构网底较为薄弱、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医防融合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后续深化重点领和域关键环节集中改革攻坚方向。
第二部分,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等总体要求。要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健康中国战略为统领,以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主线,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坚持深化改革,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坚持创新驱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卫生健康进行数字赋能,推动卫生健康高效发展,坚持卫生健康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完善卫生健康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第三部分,明确了6方面主要任务。主包括:打造健康义乌福地、浙中医疗高地、丹溪中医圣地、医防融合窗口、综合医改窗口、数字赋能窗口等六项任务21项重点工作。
1.聚焦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建设健康义乌福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优化健康义乌发展体系;二是优化爱国卫生运动路径;三是优化重大疾病防治策略;四是优化健康产业发展政策;五是优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2.聚焦医学高峰行动计划,建设浙中医疗高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持续推动优质资源提标扩容;二是持续推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是持续推动优势学科培育孵化;四是持续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五是持续推动社会办医错位发展。
3.聚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建设丹溪中医圣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完善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创新。
4.聚焦织牢健康管理闭环,打造医防融合窗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二是强化公卫专业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公卫应急保障支撑能力;三是强化医防融合协同体系机制,提升公卫事件应急救治能力。
5.聚焦勇当先行先试表率,打造综合医改窗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二是完善医疗综合监管;三是完善现代医院管理。
6.聚焦智慧健康整体智治,打造数字赋能窗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改善健康信息大数据精准智治效能;二是改善医疗服务行为全场景工作效率;三是改善群众就医和健康管理服务体验。
第四部分,明确了3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投入机制。突出健康优先战略的实施,建立完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二是加强法制保障,注重规划刚性。加强卫生健康法制建设,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带动规划整体实施。三是加强行业自律,优化执业环境。加大对医务工作者的人文关怀,依法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加快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规划发展指标
《规划》围绕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健康义乌、打造浙中医疗高地”这一主题主线,设置了4项16类发展指标。2025年,义乌市预计服务人口195万。
一是健康水平指标。期末人均期望寿命82岁以上,婴儿死亡率3‰以下,孕产妇死亡率7/10万以下等,相关指标均高于金华和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服务体系指标。包括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注册护士数、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每千人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每万人全科医生数等,因我市外来常住人口基数过高,相关指标预期与省平均数相当。
三是服务效率指标。包括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出生人口性别比、县域就诊率、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等。其中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和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预期指标较省平均数有优势。
四是保障水平指标。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每年稳步提高,目前已超过省平均水平。
四、抓好《规划》贯彻落实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制定实施《规划》,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对卫生健康事业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提出一系列新要求的时代背景下,卫健部门履职尽责、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各镇街、部门、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加强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领导,进一步统一目标任务、统一行动步调,推动建立健全卫生健康事业工作协调机制,确保卫生健康事业正确发展方向。
二是加强学习宣传。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发挥主力军作用,要认真组织学习《规划》,深刻领会《规划》出台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安排,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措施,加强对《规划》的宣传解读,推动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完整、准确、全面学习领会《规划》要义,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坚守初心使命,强化正面典型宣传,提升医务工作者荣誉感,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动力和创新活力,努力营造“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督促指导。卫健部门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法制建设,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建立规划执行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机制,制定年度执行计划,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工作举措、层层抓好落实。充分发挥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的牵引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带动规划整体实施。完善重点医疗资源配置合规性审查制度,增强规划刚性。建立规划执行闭环管理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和定期评估,完善规划反馈与调整机制,增强规划引导力、执行力和约束力。
五、解读机关
市卫生健康局。
六、政策咨询
联系人:杨铭星
联系方式:0579-8993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