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9 10:24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峥嵘创业路
2002年,穆德带着上大学时打工挣来的4000美金来到义乌,做起了外贸生意。20年里,他从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品牌。
回顾创业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2003年,他经历了一次失败,可说是身无分文。但是他相信坚持就会成功,所以又从头开始,跑工厂、下单、接单、验货、装柜,就这样坚持了7年,生意逐渐形成规模。
多年的商海沉浮练就了他一双慧眼。穆德组建了自己的设计研发团队,不断开发新产品,旗下已经有了包括SMTOP的四个品牌,其中SMTOP品牌在阿尔及利亚市场占有率第一。与此同时,穆徳在全球70多个国家注册了商标。疫情期间,他看到线上贸易发展的风口,果断开拓线上市场,把义乌市场的商品出口到了约旦、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摩洛哥等13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千余个集装箱。
携手抗疫,共克时艰渡难关
谈及对义乌的印象,他说义乌是个神奇的地方。让他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与世界做生意的“大老板”。他对这里优良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2020年2月,受疫情影响,公司的集装箱留滞国外港口,急需处理。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积极协调,解其燃眉之急。此外,义乌市政府及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缓解特殊时期的经营压力。各部门经常上门服务,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
他特别感恩义乌,觉得自己需要为义乌、为中国做点什么。2020年初中国新冠疫情初期,穆德在阿尔及利亚采购了600个N95口罩和3000个医用口罩,并捐款8万元币用于抗击疫情。2022年8月,义乌面临新的新冠疫情挑战,看到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不分昼夜坚守在一线,穆德采购了8万元左右物资,赠送给江东街道、福田街道等单位。雪中送炭捐物资,穆德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这个温暖的城市。
做好宣讲员,向世界传递义乌声音
作为一名外国友人,穆德也当起了义乌故事的传播者和讲述者。2021年4月14日,穆德参加了中联部和浙江省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他作为唯一一名外国讲述人分享了自己在浙江义乌创业生活的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推介世界“小商品之都”。2021年7月,在《100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浙江记忆》节目中,穆德通过自己在中国的切身体会,向观众推介发展中的浙江和开放包容的义乌。
“义乌是最适合做生意的地方。我喜欢这里,在我心里,感觉这里和约旦是一样的,都是我的家,我爱我家。”穆德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