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30782MA28D74M32/2023-540206
义乌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023-10-24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3-10-24 11:3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产投集团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全市工业服务平台的重要职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全面落实三个“一号工程”,围绕“1+5+3”发展模式,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推动上半年集团运营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效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等重要经济指标连获7次红旗单位,居平台、国企前列。截至2023年6月,集团预计实现有效投资43.05亿元(含义欣项目19亿元),制造业投资8.1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7亿元。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党建统领、组织推动,两个作用凝聚合力
集团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建统领全局,以组织力牵引提升战斗力。聚焦党员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效能提升等方面,不断将同心同向、共建共创、党员服务等活动向纵深推进。
“一条主线”夯思想。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为主线,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八战略”“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等内容,上半年组织主题党日学习6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深入实施“瞭望哨”工程建设,组织开展网军推广宣传工作60余次,公众号文章推送61篇。各项相关工作被市级以上媒体报道24篇,其中省级以上5篇。
“两项建设”强堡垒。一是持续推进支部建设。建强支委班子。完成金梧桐公司、锦都房产党支部委员会选举,钱塘新谷、高新建科党支部支部书记任命,发展入党积极分子6名,预备党员1名,把牢发展党员“入口关”。深化项目机制,抓好“全企一体、双融共促”工程大推进大落实,形成党建重点项目暨班子成员攻关项目6个、基层党组织“创新项目”暨党组织书记“领办项目”9个,党员“实事项目”84个。二是创新优化阵地建设。以义欣项目“红色驿站”阵地建设为切入口,搭建党建工作的赛马比拼机制和平台。发布“红色工地”“五有五好”标准,把“红色驿站”打造成深化党建共建机制、做优做强“党建+项目建设”的有效载体,持续在建设进度、安全保障、管理服务上展现党员“先锋力量”。
(二)坚持创新机制、狠抓落实,五大行动精准发力
1.深入推进产城融合行动,特色优势逐步显现
一是未来空间优化配置。全面构建“1+4”发展模式,高质量推进“工业上楼”改革,全面提升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率和产业承载力。根据工业上楼、产业融合、用地混合“三步走”模式谋划佛堂工业区有机更新、松门里有机更新项目,绿色低碳产业社区一期容积率达4.0。
二是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坚持抓项目扩投资,全力打通建设难点堵点卡点,实施高新科技产业园一期、生命科学园、前山服装产业园等12个产业园建设,总建筑面积318万㎡,总投资110亿元。目前,高新科技产业园一期、生命科学园主体结构收尾,高新科技产业园三期、义乌数字与智能化产业社区、数字经济产业社区已开工正在稳步推进建设。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模式新样本正在加快形成。
三是配套项目建设正酣。地产项目有序推进。实施集聚、人才房项目9个,总建筑面积315.82万㎡,总投资215.26亿元。目前,江湾集聚完成竣工备案,久府集聚专项验收完成,畈田集聚具备预售条件,廿三里第二集聚、上社东集聚稳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武德净水厂二期提标扩建,110KV义欣输变电工程等16个市政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2.深入推进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内生动力全面激活
一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打造“1+4+X”招商体系,制定集团《2023年产业园招商任务目标和考核方案》《产业园项目招商出租管理办法(试行)》《产业园项目入驻评审实施办法》等文件,强力构建集团统筹、部室联动、各公司协同的招商新模式。1-6月,集团班子领导带队赴上海、杭州、合肥、南京等地外出招商38次,参与基金投决会和项目讨论会55次,接待客商来访85次。
二是招大引强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国企担当责任,积极参与市重点项目投资谈判,上半年完成对深圳欣旺达公司3亿元A+轮股权出资、7亿元老股受让工作;协助经开区管委会完成上海交大雷达所项目落地义乌,参与投资1.19亿元。1-6月,新增基金、股权出资10.58亿元。
三是靶向发力精准招商。从被动招商转变为主动招商,通过与政府部门、头部资本联合招商新模式,深挖符合条件项目,建立招商项目库,招引市场潜力企业、投资实力企业和产业链头部企业,以招商方式创新引领招商质效之变。高新科技产业园一期意向入驻企业20家,招商意向面积约9万㎡;大陈服装产业园一期意向入驻企业9家,面积约4万㎡。截至6月,集团产业园整体招商率76.85%。
3.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行动,质效水平同步提升
建立完善园区标准化体系。深入贯彻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以工业园区服务列入浙江省标准化试点项目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园区管理制度、服务平台、服务内容、考核管理等制度,构建工业园区服务标准化体系。体系化构架数字化改革。围绕国企数字化改革目标,打造“数智产投”一体化管理平台,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已在高创园投入试点,承接的国资国企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初步实现资产分类标准录入、统计和浙交汇委托交易信息的上架。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紧紧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目标,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和知识产权集聚示范区两大平台,走访对接创新服务机构9家,引进工程师46名,形成知识产权57项,不断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助力义乌打造技术汇聚、资金集聚、人才凝聚的千亿级信息光电产业集群。打造园区管理服务“金名片”。以“四大双千”工作为抓手,领导班子带头常态化走访园区企业和重大招商项目,着力破解一批影响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的突出问题。上半年累计开展“三服务”走访529家次,解决问题80个。
4.深入推进义欣项目投产行动,产业发展抢时争速
构建“1+2+4”工作机制,围绕10月实现一期项目投产目标全力推进。成立1个项目专班,对项目建设问题专项协调、一事一议;滚动更新2张表格(攻坚克难表、倒排计划表),按既定节点倒排计划,细化分工;依托4个例会(日、月、周例会及安全生产周例会)复盘建设进展与整体情况风险研判。项目56天实现主体结顶,第一条生产线首台设备已正式进场安装,完成省特别重大产业项目申报,获得土地指标969亩。
5.深入推进企业挖潜增收行动,成果效益持续释放
坚持发展多元化经营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商业地产项目开发,谋划后宅、城西、新屋商业住宅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近30万方。商混公司提质增效。探索市场化运营新模式,控制成本,增加销量,做大做强商混公司,1-6月完成商混产销30.5万方,同比增长74.55%;产值约14492.75万元,同比增长64.86%。实现净利润1019.40万元,同比增长532.66%。积极拓展供应链等新业态。整合项目建设上下游资源,开展建筑材料供应链业务,打造甲供材料业务平台。截至5月底,锦莘公司累计完成贸易交易额约7450万元,营业收入约2433万元,累计供应项目数20个。
(三)坚持勤勉履职、担当作为,三项要素持续蓄力
1.资金保障做优做实。提前谋划,采用银团、项目贷款模式保障项目资金。截至6月底,集团完成新增融资64.42亿元,其中新增项目贷款34.99亿元(含欣旺达),新增流动资金贷款28.76亿元,新增商票、区块链融资等0.67亿元,本年度新增贷款平均成本为4.35%,较以往年度平均成本相比减少0.76%。
2.廉政建设从严从实。监督网络不断织密。进一步规范产投集团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行为,对85个工程建设项目,133个工程建设服务类采购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40余个;检查办公场所使用情况,发现问题30余处,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上半年,集团纪委完成立案1个,处理信访1件,对下属公司问责谈话6人。清廉成色不断提纯。围绕清廉型、服务型工业园区建设开展省级、市级地方标准制定和运营,推动金梧桐公司开展金华市清廉国企创建;以义欣项目红色驿站为依托,成立清廉工地监督员团队,切实筑牢防线、守好底线,从严把好项目管理人员廉洁关;集团纪委被评为2023年一季度义乌市纪检监察系统红旗单位。
3.安全生产抓严抓细。安全生产规范化治理。制定产投集团《202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施工用电标准化管理规定》等文件;牢固树立“两个至上”观念,以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百日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形成“集团、子公司、项目组+监理单位”的全方位督查模式与督查问题整改复盘机制。百日攻坚以来,集团共开展自查4220次,发现隐患4232个,已完成整改4221个。欠薪问题集中整治。每日研判隐患风险,每周排查薪资发放情况,在项目现场张贴“安薪码”,要求所有项目开通工资监管账户,所有总承包单位储备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截至6月底,协调处理讨薪事件263起,均得到了及时稳妥的处置。集团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二、存在问题
思危方可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当前集团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欣旺达后续产线未明确导致项目推进存在困难。二是深化国企改革不够彻底,对下属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剖析力度薄弱。三是非经营性业务仍占较大比重,参与市场竞争不充分,造成集团流动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偏高。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集团将继续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迭代升级“138”工作体系要求,把“拼状态、比实绩”作为主旋律,激扬“四盯四抓”精神状态,创造一流发展实绩,以奋斗姿态全面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义乌篇章。
(一)盯项目、抓进度,有效投资奋勇争先。
(二)盯招商、抓服务,项目招引取得实效。
(三)盯发展、抓增量,产业开发提质增效。
(四)盯服务、抓口碑,营商环境能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