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1 00:00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日前,由义乌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重阳金融研究院、义乌市场发展研究院共同组织的“17国英才研学义乌交流座谈会”在我校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义乌市场发展研究院理事长葛国庆,义乌市副市长王炜,校党委委员樊曜出席会议,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商务局、外事办、公安出入境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来自17个国家23名青年英才以及当地知名企业、创业留学生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葛国庆主持。
会上,义乌市副市长王炜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研学团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义乌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起点城市,既有义新欧架起欧亚大陆钢铁桥梁,又有义甬舟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其所孕育的商业底蕴及文化包容为不同国家的创业者提供了重要的发展舞台。为更好服务市场与企业,市委市政府成立义乌市场发展研究院,旨在探索构建现代化新型智库、提供市场建设智力支撑、打造重要交流互鉴平台。而本次研学交流活动,是一次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重要的思维碰撞、智慧凝聚,更是义乌市场研究院共享文化成果的重要缩影。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实现文化交流互鉴,共享文化智慧成果,为义乌发展、为中国和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也欢迎大家今后来义乌创业发展。
杜鹏副校长代表研学团所有成员,对义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表示,义乌是“世界小商品之都”,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支撑点,是习近平总书记曾六次点赞的“义新欧”中欧班列“始发地”,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载体海铁联运班列“始发港”。研学团经过这两天的实地走访,直观感受了这座城市作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窗口的活力。而我校丝路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新时代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的友好使者。本次研学参访活动正是践行文明互鉴理念的重要举措,对此,希望各位同学能珍惜本次交流机会,深刻领悟“一带一路”的命运联结,直观地感受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发展经验,乘着“一带一路”的春风,把中国发展经验及中国人民深情厚谊带向世界。
座谈中,我校党委委员、副院长樊曜就学校三大特色之一的国际教育作了重点介绍。他表示,作为一所办在国际化市场上的大学,学校将教育国际化作为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旨在通过大力培养“专业+语言”复合应用型人才,引导国际学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已形成了“国际理念、中国内涵、义乌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而人大国际化办学经验和高端智库资源丰富,在国际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教材建设等方面成果显著,值得我校学习借鉴,希望彼此能以本次研学活动为契机,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合作。
在交流互动环节,研学团的同学们,详细了解了国际学生在义乌创业就业环境、营商环境、涉外管理及我校特色办学模式等情况,聆听了我校国际留学生在义创业的故事。尤其是我校国际创客园三位国际学生真实的创业分享引发研学团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大家多次表达了对义乌的留恋之情及毕业以后在义乌创业的由衷期望。随后,同学们还就如何在义乌就业、创业、投资,踊跃向各单位代表提问。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
此外,本次座谈会上,市人社局与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签订“国际学生实习创业合作备忘录”,为促进义乌与各国留学生文化交流、招引各国人才来义创业提供了新的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流座谈会,我校派出精英教师团队全程陪同翻译,凭借优秀的专业素养及负责的工作态度,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风采,进一步促进各国留学生对义乌经济、文化、政策了解。同时,我校国际处与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还就学生交流、教师引进等方面深入交流,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据悉,此次研学留学生主体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成立于2018年4月26日,是中国人民大学下属的非独立法人二级学院,由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和苏州校区等单位合作共建,旨在通过有效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以一流师资、完整培养体系、现代化教育方式为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深刻理解中国发展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和未来精英领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是支持丝路学院建设的主要机构,积极支持协调丝路学院研学活动,包括2020年11月4日至11月5日湖州市参访研学和2019年12月28日-29日赴义乌调研等活动。
(审核 高燕 蒋祝仙 编辑 宗相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