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检察为民办实事】12年前“假讨薪真逃债”骗局被戳破了!

发布时间:2023-06-28 07:1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民事检察监督撤销虚假劳动仲裁

近百万执行款终得回转

“没想到这笔钱还能执行回转,感谢你们的监督,我们拖了十几年的合法债权有望实现了。”债权人张某得知消息后开心地对检察官表示。

2023年3月,义乌市人民检察院建议义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撤销5份12年前虚假劳动仲裁调解书。随后,义乌市人民检察院以检察建议的方式建议法院对该案进行执行回转,责令原申请执行人返还近百万已取得的财产及孳息,并对涉案人员进行处罚,法院予以采纳。为何12年前的劳动仲裁调解书突然被撤销?


这么多预警线索都指向这家公司

有猫腻,查!

2023年2月,义乌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大数据排查涉劳动报酬的虚假诉讼线索,发现某拉链公司存在虚假劳动仲裁的可能,便展开初步调查。由于相隔了十几年,相关书面材料已不完善,有些知情人也下落不明或早已遗忘,检察官只能亲自前往各单位调取原始卷宗、公司账户流水信息,查询工资发放及员工社保缴纳情况,多方走访涉事企业员工了解当时公司真实经营状态。面对大量原始材料,检察官抽丝剥茧,一点点地完善证据链,真相呼之欲出——“假讨薪真逃债”,即利用劳动报酬的优先受偿权,进行虚假劳动仲裁,转移资产恶意避债。


640.jpeg


集中谈话分别突破

面对证据涉案人辩无可辨!

为了查实这一情况,义乌市人民检察院同时通知陈某等5人至检察院协助调查,并分别进行询问。

“公司停产歇业了,那你负责什么工作?为什么你的劳动合同约定年薪30余万元”“三年用工期,你一笔工资都没有拿到还一直工作?”“工资是怎么计算的,一点争议都没有?”“这些执行款到账后你为何马上取现?去向何处?”面对确凿的证据,陈某等五人心理防线迅速崩溃,先后供认当年串通老板进行虚假劳动仲裁的事情。


640 (1).jpeg


配合老板假讨薪真逃债

还能捞油水!

“当时公司已经破产,大家都走了。前老板让我召集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假的,故意虚报工资,为的就是配合公司从拍卖款里优先受偿,我也能从中捞点”,陈某对检察官承认道。

2009年,义乌某拉链有限公司因资不抵债停产歇业。后因债权人众多,该公司被法院裁定拍卖。“职工工资及劳动保险费用在执行中能优先受偿”,看到这条法律规定,公司实际控制人楼某找来前员工陈某共同商议。“你去找几个已离职的老员工,再签几份劳动合同,然后去申请仲裁,好处不会少你的”,听了楼老板的话,陈某召集前员工吴某、王某等四人,五人与公司签订虚假劳动合同并约定高额劳动报酬。

五人借此向义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支付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期间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社保补贴共计90余万元。

2011年7月,义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调解,支持上述请求。吴某等人据此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于2011年8月强制执行完毕。后五人将大部分执行款交由公司实际控制人楼某。


640 (2).jpeg


12年前搬起的石头终究砸了自己的脚

“现在法院要求我返还已取得的财产及孳息,楼某又找不到,钱只能自己退,还要被法院处罚,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面对执行回转裁定,陈某懊悔不已。而5人共计返还的近百万财产将会根据法律规定分配给合法债权人。

为了凝聚监督合力、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2023年5月,义乌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义乌市人民法院、义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台《关于防范和打击虚假劳动争议仲裁、执行的协作意见》,通过三方合作在线索发现、案件移送等各环节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信息互通、联防联控平台,坚决遏制虚假仲裁等违法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