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义乌市司法局全力维护外来农民工合法权益

发布时间:2024-02-18 09:0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义乌市司法局聚焦外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不断加大劳动保护支持力度,通过预警加码、解纷升级、服务扩面,精准优化外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权益保障体系。

一是风险防范预警加码,破解维权盲点。开展“开工第一课”普法直播、“法助共富”等系列活动,在招聘会期间和企业开工高峰期,组织律师、法律援助志愿者等为全市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普法和咨询服务。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村企法治体检等专项法律服务活动,由农村法律顾问服务团联合人社、行政执法等部门聚焦小微企业、在建工程等重点领域开展岗前宣讲提醒,帮助解决劳动人事、合同管理问题。法律援助中心量身定制外来农民工“维权清单”,发布非法用工、欠薪等以案释法真实案例,积极引导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表达诉求,维护权益。

二是线索处置服务扩面,破解维权堵点。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对讨薪、确认劳动关系、工伤赔偿等维权案件做到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指派办理。加强与劳动保障维权中心、法院、总工会、信访等部门沟通联系,指导司法所加强与劳保所的工作联动,搭建欠薪、工伤预警信息“立体式交互”平台,及时掌握全市涉农民工相关案件线索。对重大和群体性欠薪案件线索,确保“专人专案”跟踪办理。2023年全年,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提供劳动争议相关来电来访咨询834件,受理指派农民工劳动争议类案件260起,为农民工讨薪1480万余元。

三是非诉解纷网络升级,破解维权难点。调解服务站下沉工地现场,集合公安、执法、司法、工会等专业力量在市内重点在建工程打造“就近治理最小单元”,实现劳资纠纷、工伤纠纷最快速度联勤联处。建立“调援”结合、以调为主的纠纷解决机制,依托镇街法律服务中心窗口,将劳资类矛盾纠纷调解全部整合至法律咨询和调解窗口,充分发挥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作用,实行“1日处置—3日预警—7日化解”工作模式,及时介入涉农民工矛盾纠纷,全面攻坚岁末年初用工纠纷。2023年全年,全市共调处劳动争议纠纷544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