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82329949043U/2024-551740
义乌市卫生健康局
2024-03-27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03-27 08:4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3年卫健系统工作总结
2023年,卫健系统紧紧围绕高标准打造共同富裕义乌卫健金名片这一目标,全力做好“固本强基、提质增效、改革创新”三篇文章,突出抓好18项重点工作,以“1318”工作体系高质高效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健康保障。
一、“六个夯实”固本强基,全面提升健康服务供给水平
1.党建统领夯实服务组织。开展卫健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医心卫民,护佑健康”系列活动,完成征文、微党课、义诊、党建课题调研成果评比、书画摄影比赛等。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局领导带头上专题党课7次,各基层党组织上专题党课130余次,卫健系统共梳理问需问计问效清单653个。新发展党员7人,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5人。实施“院科两优、德医双馨”公立医院党建能力提升项目,按照“支部建在科室上”原则新增支部26个,临床医技科室中由科室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支部比例达到90%以上。推出“医心向党 强基争先”党建特色工作巡礼系列报道25期,全面展示义乌卫健系统“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成效。深化党支部“品牌创星”工作,获评金华机关五星级品牌党组织1个、四星级1个。
2.能力提升夯实服务基础。中心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甲”医院、天祥医疗东方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甲”医院,精卫中心、稠州医院、復元私立医院圆满完成“二甲”复评。儿童医院新建工程主体顺利结顶,浙大四院国保楼启动内部装修,中心医院感染楼新建工程按期开工,稠城卫生院顺利完成搬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本土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才的培育力度,推动重点学科、基层特色专科建设。中心医院成功创建国家级创伤中心、国家级动物致伤防治中心;浙大四院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5个专科、中心医院急诊科入选省级重点专科孵育名单,36个学科列入2023年金华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项目。继续医学教育立项201项,其中国家级49项、省级6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21项。
3.医共体建设夯实服务网底。制定印发2023年度医共体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医共体绩效考核办法,持续推动医共体紧密型管理,完成国家及浙江省紧密型医共体绩效评价。全面落实以分级诊疗、资源下沉、资源统筹为重点的强基层举措,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精准对接,实现技术能力和治疗病种下沉,12个基层院区的14个基层特色专科通过义乌市级评审;8个基层院区12个特色专科被列入金华市级新一轮基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常态化开设一体化病房11个、全-专门诊26个、名医工作室12个;全面推动医共体内骨干人才相互挂职锻炼机制,向院区派驻院长助理兼任病区执行主任15名;推进市属医院优质资源有序下沉,常态化下沉基层专家4000余人次,服务患者近5万人次。
4.提质行动夯实服务成色。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年活动,医疗机构书记和院长共同挂帅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双组长”,建立院科两级的医疗质量安全指标监管体系。召开医疗质量安全专题会议3次、专项质控检查20余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专项培训7600余人。完善义乌市医疗缺陷(隐患)提醒约谈和非惩罚性报告等制度,对5个重大医疗缺陷(隐患)所涉及的13家医院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全年采血16321人次,献血5168.254升。6月我市首批红细胞血型稀有表型血液调往浙江省血液中心,为护航亚运提供有力的稀有血型血液保障。完成全市20辆救护车5G信息化改造,累计接听电话14.6万个,出车4.6万次,救护车平均反应时间9分30秒。
5.安全保障夯实服务根基。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百日整治专项行动,通过专项、分组、“咬尾”等检查形式,对所有医疗、托育、医养结合等机构全覆盖排查8858次,发现并交办整改隐患3260个。完善网络、数据安全各项制度,建立“定期+随机”自查、“专业+专家”检查、“主动+被动”监测的问题发现和“约谈+通报+考核”的问题整改机制,排查发现并整改问题65个,约谈5个单位。加强重点人群管控,联合政法、公安、民政、残联及各镇街等部门单位,全面排查精神障碍患者,重点对象重要时间节点2天1面访评估。强化对计生特殊家庭的关心关爱,落实“双岗”联系人结对帮扶机制。
6.五廉同建夯实服务队伍。党建引廉,沁润“廉风尚”。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突出班子建设,完善“四责协同”机制,以党建“红色引擎”引领清廉医院行稳致远。坚持制度先行、靶向聚焦,紧盯关键环节与核心岗位,通过制度固廉确保证权力行使阳光运行,扎紧扎牢拒腐防变的篱笆。开展八届“最美天使”系列评选表彰及廉洁主题书画等征集活动,打造“一院一品”清廉品牌,形成立体式、多方位廉洁文化阵地。聚焦队伍建设、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社会监督,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强化民生监督。2023年新增金华市级“示范型”清廉医院1家。
二、“五个优化”提质增效,全力推动健康服务质量跃升
1.优化健康服务扩面提质。打造完善以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医驿站、健康医疗巡回与120急救相融合的“13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建设“家医驿站”100家,配备移动巡回车、组建“上级专家+基层医生+社区护士+专职司机”的人员队伍,为赤岸、大陈、上溪等偏远山区居民提供上门巡回诊疗,实现37个偏远山区村巡回医疗服务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镇街全覆盖,稠江、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社区医院创建评审。全面执行诊所执业登记由审批制转为备案制,换发《诊所备案凭证》457家、新增备案135家。
2.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新冠疫情防控转段阶段,统筹全市医疗资源全力开展新冠患者救治,成功平稳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期。成功调查处置散发重点/少见传染病个案120余例、常见传染病个案1300余例、苗头聚集性及以上疫情70余起。义乌“五个一”蚊媒传染病防控做法在全省作经验介绍。持续推进“三免三惠”健康行动,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3年度签约68.59万人,十类重点人群签约率93.16%;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累计完成33.26万人次,提供国民体质监测2.3万人次;完成慢阻肺筛查3131人次。持续强化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1899份;在7所监测点学校开展学生健康监测;全市生活饮用水水样总合格率达98.39%;规范开展地氟病等地方病监测。
3.优化提升“健康义乌”建设水平。组织编写“健康义乌行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我市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案例在2023年省“健康浙江行动”培训班上交流发言;成功举办“健康金华行动”推进会,我市作健康义乌行动工作和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案例交流发言。积极推进健康村镇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健康镇全覆盖,义亭镇被评为省健康镇样板。新创建健康村24个、省级卫生村27个、金华市除四害示范村5个。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现场活动、专项行动254场。成功举办义乌市首届健康减重大赛。荣获金华市健康科普演讲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2022年健康浙江考核优秀。“婴幼儿早期发展综合服务”“全周期老年健康服务”分别获评2020-2022年度健康浙江行动省级样板。
4.优化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以“双随机”监管模式全面代替日常监管模式,完成国家、省级双随机检查任务1899家,完结率100%,立案查处463家。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6次,跨部门双随机检查46次。利用口腔诊疗机构风险监测等智能监管平台预警111次,立案47起,按期处置率100%。建立54人的职业卫生镇街协管队伍,通过“职业健康在线”应用,形成统一、规范、专业的职业健康协管工作模式,筑牢基层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网底。
5.优化民生实事落实落细。完成村级卫生室(服务站)扩建改造18家,甲状腺疾病筛查10万人、高危人群大肠癌筛查近4万人次,为70周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3万剂次。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免费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病种由4种增至29种,筛查人数达3900名。超额超前完成新增托育机构11个、托位784个,培训保育员3120名;完成新建ICU床位50张。新增康复医疗中心1家、护理中心1家,完成医养结合医疗床位建设50张。8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14家镇街卫生院均接入金华市检查检验互认平台,上传检验结果494万份、检查结果20万份,互认项次44万次,涉检金额1055.18万元。
三、“五个深化”改革创新,全数激发健康服务发展活力
1.深化数字化改革。启动“善育宝”2.0版开发,完成孕前期及新生儿阶段开发,用户数突破14.2万,覆盖目标人群85%以上。按省定标准和规范迭代慢病一体化门诊信息化项目,完成2022年度慢病患者健康评估报告审核与发放,累计为两慢病患者提供“筛查-评估-干预-治疗-随访”一站式服务36.17万人次。优化数字家医应用,通过系统随访67.44万余人次,占总随访人次48.00%。强化“云诊所”规范使用,完成全市741家医疗机构云诊所系统人脸识别信息录入,累计接诊患者189.98万人次,开展非现场精准执法办案47起。在全省基层卫生改革创新与发展大会做“抓融合、促改革,以数字化推进基层机构绩效提升”经验介绍。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动“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联动改革工作机制落实。2023年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较去年提高2.64个百分点。全面落实医保住院DRGs及门诊APG结算,组织开展多轮次服务价格调整。制定义乌市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进一步激发医务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
3.深化老年健康服务供给。建立义乌市老年健康服务指导中心,成立医养结合质控中心,9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均设立老年医学科。印发安宁疗护实施方案及服务规范,建设安宁疗护病区1个,4家卫生院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推动医养结合照护中心及医养结合机构提质扩面,新增医养结合机构2家、医养结合照料中心3家、医养结合病区1个,成功列入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培育单位。积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稠江街道永祥社区荣评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持续开展老年健康五大专项行动,完成眼底筛查729例、痴呆综合防控320例、医养结合服务5.7万例,建立口腔及营养健康档案5.2万例。《“防、医、养、康、护”五位一体服务构建全周期老年健康保障体系》案例获评“2023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
4.深化育儿友好型社会建设。成功入选中国计生协家庭健康促进行动试点,顺利通过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中期评估。编制《“义有善育”理论制度创新成果汇编》,印发实施《义乌市社区普惠托育设施建设及运行实施方案(试行)》《义乌市社区配套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及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全面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联合妇联开展党建+妇幼健康“双千四百”家庭健康促进项目活动,组织开展养育小组活动4500余场次。提质培优10个公共场所母婴室,其中机场母婴室获评五星级母婴室。《婴幼儿早期发展综合服务,聚焦“儿童优先、全面成长”》获评“2022年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创新婴育照护服务体系 厚植人口高质量发展根基》案例获评金华共同富裕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来义专题调研普惠托育服务,央视浙江总站及省电视台专题摄制报道义乌市高质量发展婴育服务经验做法,半月谈刊发《“幼有所育”解家庭养育之忧 义乌绘就共富温暖底色》,《义乌市构筑“三全”儿童健康服务体系 打造“幼有善育”县域样板》获省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推广。
5.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印发实施《义乌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圆满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省级评审。《互联网+中药代煎服务规范》通过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查验收,“互联网+中药代煎服务标准提升项目”参评省级中医药数字化改革典型案例。建成旗舰中医馆9家、中医阁17家。入选浙江省县级中医药优势学科建设项目2项、金华市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以“中医基层化、基层特色化”为导向,启动我市基层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稠城、赤岸、江东院区“中医特色专科项目”通过义乌市级验收。推广实施5个基层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以市妇保院为试点,高质量完成“全国妇幼中医药特色单位”创建工作。
2024年卫健系统工作要点
2024年,卫健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争当卫生健康事业现代化建设县域排头兵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人才为驱动,全力推进六大高地建设、加速六大能级跃升,为全市“打造典范,再造辉煌”提供重要支撑。
一、推进医疗资源集聚高地建设,加速均衡服务能级跃升
重点推进浙大四院国保楼等工程建设。坚持以评促建,谋划创建一批新的等级医院。以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载体,持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加快社区医院建设。以“服务覆盖”替代“建设覆盖”,强化“13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聚焦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以优势病种转诊为抓手,深化医共体分级诊疗体系改革,强化医共体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建设医共体“集-分”一体、服务连续的专科专病诊疗模式。
二、推进医疗服务发展高地建设,加速综合实力能级跃升
围绕重症、呼吸、创伤等群众急需的医疗资源,开展特色学科创建工作,鼓励各家医院打造品牌特色。遵循“扬长避短、量体裁衣、尊重传统”等原则,引导基层医疗机构科学规划发展方向,持续推进基层“一院一特”专科建设。进一步擦亮朱丹溪中医药特色品牌,以第三批义乌市名中医评选和金华市名中医评选带动中医药人才队伍提升。坚持医疗质量“强基提质培优”,强化质控中心建设,建设完善的覆盖全院、全程、全员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三、推进全民健康保障高地建设,加速健康水平能级跃升
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国卫城市、国卫镇复审迎检,加大除四害示范村创建力度。巩固提升省级健康镇全覆盖成果,大力开展健康村(社区)建设。积极培育“健康义乌行动”示范项目,力争健康浙江考核提分进位。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提升安宁疗护服务水平,50%基层卫生院开设安宁疗护病床。积极探索生育友好细胞建设,加强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国企、社区及社会力量办托,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多元托育服务体系。完善托育机构监督管理,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示范创建活动。
四、推进公共卫生普惠高地建设,加速提质扩面能级跃升
强化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有序推进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间信息互联互通,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深入推进“三免三惠”健康行动,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推进第五轮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市域无结核社区等建设。继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持续深化“数智卫监”应用。全面排查整治系统内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强化信息网络安全,加强舆情监测,认真抓好医疗急救、安全用血、政务公开、档案管理等工作。
五、推进高尖人才引育高地建设,加速医教科研能级跃升
大力支持科研创新,进一步完善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育政策,做好本土人才的培育,扩大对紧缺专业和中医人才的委托培养,完成100名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才培育。健全医共体内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强化进修培训、示范教学等能力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综合性岗位技能大比武,通过“技能培训+比武+考核排名”的方式,促进医务人员的技能和服务水平提升。
六、推进深化体制改革高地建设,加速创新驱动能级跃升
迭代升级善育宝智慧婴育服务平台,加强多系统数据多跨协同共享。积极推进“丹溪云”义乌数智中药服务平台项目搭建,实现数据统一归集与共享,提高监督效率和完善决策流程。深化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实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医保支付杠杆作用。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主线,对标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落细创建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各项工作,积极打造中医药强市。
七、夯实“三大基石”,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1.“坚定信念”强党建统领。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实施“院科两优 德医双馨”公立医院党建能力提升项目,开展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落实情况“回头看”。开展卫健系统党支部“医线强基争先”行动,医院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促全面规范,加强党务骨干队伍建设,加大“双带头人”培育和“双培养”工作力度,三级公立医院科室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比例保持在85%以上、高知党员在高知群体中占比保持在45%以上。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2.“激浊扬清”建清廉医院。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员干部日常管理,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把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根植于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之中,激发勤廉担当的干劲。持续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加强建章立制,通过制度固廉确保权力行使阳光运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五廉并举,打造一批有品牌特色的清廉医院示范单位。抓好机关科室(基层站所)和医疗机构民主评议工作。紧盯关键环节与核心岗位,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加强社会化监督。打造义乌卫健数智监督治廉平台。
3.“统筹兼顾”保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强化与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门联动,深化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扎实推进小医院、小诊所、托育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等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安全风险隐患,以建筑施工、消防、危险化学品、燃气等为重点全面排查治理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强化信息网络安全,认真抓好医疗急救、安全用血、政务公开、档案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