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30782MA2EAXJ5XQ/2024-560964
义乌市环境集团
2024-07-04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07-04 16:2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4年,环境集团将继续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刻对标对表抓落实,全力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为我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党建引领企业发展。一是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采取多种教育相结合方式,抓好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并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强化管党治党意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压实“一岗双责”,坚持党对集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营造人人讲纪律、个个守规矩的良好氛围。三是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强化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提升维修队伍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进一步转变作风,履职尽责,为集团发展贡献力量。
(二)全面提升经营质量。一是开展示范街区创建活动,打造“席地而坐”精品区。不断提升环卫作业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水平,进一步优化环卫作业服务方式,推动环卫工作向机械化发展,采用人机结合、机器换人等方式不断提高环卫作业质量,打造精细化作业3.0版。二是在作业模式方面不断创新,推行垃圾清运公交化运营模式,实现智能化调度,推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工业垃圾等一体化清运,加强行业竞争力。三是末端处置方面加强技术储备,深入研究飞灰治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以及新型固废循环利用等项目,推进有机生物处理中心业务挖潜,扩大对外开放业务服务范围,提高经营效益。四是加强再生资源领域服务能力,扩大工业垃圾收料及分拣能力,积极谋划RDF垃圾衍生燃料等工业垃圾资源化项目。充分利用现有场地等优势,丰富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业务范围,拓展废金属、废纸、废旧家电等回收及加工业务,继续拓展“小货郎”再生资源回收业务,逐渐完善集回收、分拣、转运、加工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三)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一是在业务承揽方式上进行改革,确保环卫作业主营板块健康稳定发展;二是深化“城市大管家”发展模式,以集团城乡环卫一体化为基础,向环卫物业化发展,要积极谋划项目,涵盖城乡环卫一体化、园林绿化养护、河道养护、景区保洁、再生资源管理等多领域,加强核心竞争力;三是积极争取承接全市工业垃圾分拣中心的运营,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四是继续拓展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的回收拆解等业务,试点再生资源O2O交易,搭建数字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四)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一是整体推进转运站、公厕等环卫设施的有机更新;完成城北(白塘畈)环卫基地工程环卫业务相关用房建设;主动对接相关镇街,新建1座转运站,并对部分转运站进行改造,大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及我市整体形象。二是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建设进度,保证主厂区完工,实现建筑装修垃圾生产线正常运行。三是按照无废城市创建标准,在保证塔山垃圾填埋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已填埋垃圾外运置换库容项目,启动塔山生活垃圾填埋场一场一策的二期防渗挡墙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无废环保产业园发展规划。
(五)优化组织架构谋求上市。一是优化集团现有公司组织架构,转化培育专业化子公司,重点培育下属子公司盈利能力,实行分权管理和专业化运营,使经营体制更加灵活高效,提高市场竞争力,适应发展。二是成立投资竞争性子公司,以布局市场化业务,为区域发展提供产业支撑,获取持续经营收益为目标,持续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营,并有效进行统筹管理,给予政府保障性业务社会化资源、专业化能力等方面的支撑,以市场化业务的发展反哺政府保障性业务。三是积极对接证券金融机构,开展企业上市培训及培育工作。
(六)持续强化科技人才赋能。一是依托以环境学院为载体的员工培养体系,完善岗位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加强各层级人员的综合培训,将技能培训与企业需求充分融合,提升培训实效。进一步加强骨干队伍建设,构建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二是加强与高校产学研合作,谋划成立产业研发中心,围绕固废处理、再生资源、环境治理、双碳经济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科技项目攻关,建立核心竞争力。三是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全面提升经济效益,调动员工主动性。继续深化劳动、人事、分配等制度创新,完善一线作业人员薪酬市场化改革。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鼓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于集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