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0 09:3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根据《市美丽金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荐评选美丽浙江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美丽金华办发〔2025〕1号)文件要求,经研究,拟推荐义乌市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美丽浙江建设先进集体,现予以公示,征求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意见。
一、评选条件
义乌市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严格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美丽浙江建设工作,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单位组织领导坚强,保障措施落实,工作创新性强,经验做法典型,工作机制健全高效,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义乌建设新篇章,符合评选条件。
二、基本情况
义乌市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业从事水资源开发、城乡供水、污水处理、污水管网运维、内河治理、水利工程管理、市政供水工程建设等业务。目前,水务集团已形成原水—供水—排水—水处理—分质供水全产业链。运营管理自来水厂8座,全市日供水能力77万吨;污水厂10座,日污水处理能力75万吨;分质水厂4座,日供水能力13万吨,供排水业务覆盖义乌14个镇街。
截至2024年12月底,集团资产总额173亿元,营业收入16.05亿元。先后获得浙江省“十三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成绩突出集体、浙江省剿灭劣V类水工作突出贡献集体、浙江省2023年度“尖兵”“领雁”项目等荣誉
三、主要事迹
义乌市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水务样板”为目标,勇担使命、锐意创新,在供水保障、污水治理、分质供水、智慧水务、绿色转型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集团先后获评浙江省“十三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突出集体、浙江省“五水共治”成绩突出集体、浙江省剿灭劣V类水工作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助力义乌荣获“五水共治”大禹鼎金鼎。
供水安全屏障不断巩固。始终将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内挖外引”,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2019年以来,新建江东水厂、苏溪水厂二期等基础供水设施,全市供水能力从69万吨/日提升至77万吨/日,出水水质100%达标,年供水量突破2亿方。实施城乡供水“一张网”工程,建成33个点片状供水站点,惠及90个农村6万余群众,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
污水治理机制持续创新。聚焦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建成浙中首座全地埋式双江湖净水厂、全国首座高浓度光伏废水再生利用工业污水厂武德净水厂,污水处理能力跃升至75万吨/日,出水水质全部达到省清洁排放标准,达标速度领跑全省县级市。创新建立“十厂一网”污水调度处理体系,实现11个跨流域调度路径的互联互通,同一时段最高调度能力达28万吨。综合集成环保、建设、水务、气象等部门100余项数据,形成污水调度模型,让深埋地下的城市血脉也能“看得见、摸得着”。
再生水利用树立实践标杆。在全国率先推行全域分质供水模式,建成4座高品质分质水厂,日供水能力达13万吨,年置换优质饮用水超2000万吨。配合主管部门创新出台《工业企业分质供水管控工作方案》等6项制度,首创“信用+分质供水”激励机制,将再生水使用与企业信用挂钩,推动再生水覆盖企业、市政、医疗、教育、小区等全领域。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近322家企业、学校、市场、医院等单位实现再生水利用,其中重大产业、重要企业工业基本实现用水全覆盖,一定程度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2022年9月义乌入选首批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在中期考核获评优秀等次。
“智慧水务”生态迭代优化。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强化科技创新,多项智慧水务建设成果荣获国家级奖项。建成全省首座数字水厂江东水厂,实现生产流程全智能管控;上线全省首个“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助力义乌建成全省首个全市域“零直排区”,列入全省“污水管网一张图”建设先进试点单位。开发至臻水管家系统、“义乌市危险有限空间安全管理”数字孪生应用、义乌江水环境“智慧治理”系统、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智水家园等“数字水务”应用,持续助力美丽义乌建设。
绿色低碳转型协同增效。紧扣“双碳”目标,探索绿色转型新赛道。《再生水利用减污降碳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入选浙江省“尖兵”“领雁”计划;建成全省首个管道一体式发电项目,投用建设光伏、储能设施24处,年可节约用电成本超2000万元;2024年实现数据资产入表金额600万元,5个模型数据产品成功上架浙江省数据交易平台,成为省内水务行业首批上架交易的数据产品。通过余压发电、污水源热泵等技术,推动能源循环利用,助力“无废城市”建设,为美丽义乌注入绿色动能。
本次公示时间为2025年3月10日-3月14日(5个工作日),有意见反映电话:0579-8525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