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2322980056Q/2025-582959

  • 主题分类:

    其他

  • 体裁分类:

    其他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福田街道

  • 成文日期:

    2025-03-25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福田街道"一楼一辅警"织就楼宇平安网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25-03-25 16:48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你们可以把装修垃圾运到集中区域。"3月19日下午,中福广场一大厦内,保安队长朱国强和队员们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家新入驻的餐饮企业把装修垃圾堆放在逃生通道旁,立即联系施工负责人把垃圾清运走。半小时后,通道恢复整洁。"以前这类隐患拖上三四天是常事,现在有了‘一楼一辅警’,我们发现问题能第一时间联动处置。"朱国强说。

这一幕,正是福田街道商城社区创新推行"一楼一辅警"机制的缩影。在这片聚集27幢高楼、324家企业的金融商务区,一张由240名物业保安转型而成的"平安防护网",正悄然改变基层治理格局。

"过去社区22名工作人员要对接10家物业公司,巡查力量薄弱,连收齐管理数据都困难。"商城社区工作人员金雷坦言。2023年2月9日,社区党委联合街道综治办、警务站推出"一楼一辅警"机制:将物业保安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组建24支队伍,配发统一标识服装,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矛盾调解等12类专项培训,赋予其"治安前哨"职能。

福田银座物业经理助理王栋梁的日常工作印证了这一转变。去年底,一家外贸公司因拖欠货款引发纠纷,客户连续多日来楼里找人要货款,但都找不到公司负责人。"我们每幢楼前台都设立了’欠薪维权服务点’,第一时间把客户引导到维权点登记情况,并帮助客户通过业主联系上了人在国外的外贸公司负责人,一周内结清了几万元欠款。"王栋梁指着办公室墙上挂满的锦旗说,"队伍成立以来,我们已经解决了40多起欠薪、拖欠货款等问题,涉及金额300余万。"

中午11点半,一个个外卖小哥穿梭于高楼大厦间,一位外卖小哥刚想把电动车停在人行道上,王栋梁就跑上前引导他将电动车停入指定区域。王栋梁告诉记者:"午餐高峰期,这里要停放几十辆电动车,以前乱停堵住通道,有时候连汽车都进不来。"说话间,他又引导了两名外卖员把电动车规范停好,"社区帮我们规划了停车区,还定制了坡道,现在取餐效率提高,投诉也少了。"

这场"停车秩序革命"背后,是"四位一体"巡防机制的支撑。社区整合党员、物业、网格员和警力,对楼宇周边实施"地面+地下+云端"三维管控。车牌识别系统与街道"平安大脑"联网,一旦发现异常停放,保安5分钟内即可到场处置。

2月14日晚上,金融商务区成了不少情侣吃饭约会的“不二选择”。下班高峰遇到下雨,霎那间,金融一街与六街交叉口发生严重拥堵。“路口需要人员支援。”对讲机响起社区工作人员的声音,福田银座辅警金银宝、新光汇辅警黄允龙等10余名物业人员马上带着指挥棒冲进雨幕。"疏导车辆、指引行人、处理剐蹭,15分钟道路就恢复秩序。"金雷翻出当天的工作日志,"现在每个楼宇都储备了交通疏导装备,遇到突发情况能快速响应。"这种高效协同源于"1+N平安联盟"机制。街道整合12家物业、13个社区工作站和警务室,建立情报"秒级共享"平台。

走进福田银座监控中心,智能巡更系统的轨迹图实时显示着保安巡逻路径。"年均开展12次安全演练,每位保安都要练就‘火眼金睛’。"福田街道平安法治办公室骆国强向记者展示应急手册,上面清楚标注着火情、防汛、防爆等突发事件处置流程。正是这种标准化防控,让该楼宇保持连续6年刑事案件零发案纪录。

数据显示,"一楼一辅警"推行以来,商城社区累计整改消防隐患800余处,前端化解矛盾纠纷600余起,重点区域人脸识别覆盖率达100%。"从‘各自为战’到‘攥指成拳’,我们找到了超大型楼宇群的治理密钥。"福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兴弟表示,街道将持续深化"物业+社区+警务"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福田样板"。

当夕阳掠过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金银宝和同事们开始了夜间巡查。他们的对讲机里,不时传来其他楼宇保安的协同通报声。在这片楼宇森林中,240双"平安之眼"正昼夜不息地守护着繁华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