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档案工作的无限可能”主题沙龙活动在浙江省档案馆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03 14:09
访问次数:
|

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分享实践经验,更好地推动浙江省档案馆2025“改革推进年”确定的数字化深度转型工作,3月25日下午,浙江省档案学会举办2025年第3期“浙里兰台”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沙龙的主题是“AI时代档案工作的无限可能”。浙江省档案馆馆长王利月出席活动并讲话,浙江省档案学会理事长胡元潮致辞,浙江省档案馆副馆长李军,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档案馆、浙江省档案学会相关人员,部分市、县(市、区)档案馆代表,部分档案企业代表共5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邀请浙江省数据局一级调研员、教授级高工蒋汝忠,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教授黄翠,阿里云公司大模型技术服务负责人耿电三位嘉宾作主旨发言。 蒋汝忠在发言中介绍了公共数据平台架构升级,指出多模态将是人和大模型交互的主要形式。黄萃分析了AI与档案工作的结合点,提出在AI时代要把握档案工作的效率与温度、开放与安全的平衡问题。耿电认为AI时代未来档案馆将由“保存历史的仓库”向“智能知识中枢”转变。 其他代表就“AI在档案价值挖掘与档案工作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AI在档案领域的深度应用和场景创新是档案工作数字化深度转型的必然选择,应全力支持、全面拥抱、全速推进,为持续提升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能级不断注入强劲动能。 
王利月对本次沙龙的主题和讨论情况给予肯定。他表示,沙龙活动的举办非常必要,是一个统一认识、凝聚共识的过程,让大家认识到档案工作要突破原来的工作模式,必须拥抱人工智能新技术。他指出,当前全省有不少档案馆都在开展AI建设方面的探索,但是思路还不够清晰、目标还不够明确。经过前期探索,浙江省档案馆梳理了我省档案工作与AI结合的初步可行技术路径,还需要全省各级档案馆一起来论证与验证。他认为,人工智能赋能档案工作的主体价值在于知识挖掘,大家要牢牢抓住这个主线,技术路径明确后,省浙江档案馆将按照大馆带小馆的工作模式,进一步细化工作分工,明确省、市、县三级档案馆工作任务。浙江省档案馆牵头全省档案大模型建设,各市、县馆可以在AI应用方面百花齐放,形成全省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