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782000000/2022-436865
《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 实施农业“双强”行动 大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政策解读
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05-06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05-0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一、制定背景
农业高质量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国之大者”。实施“双强”行动,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之举,是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途径。2021年8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2021年12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浙政发〔2021〕39号)。2022年2月,金华市农业农村局就《金华市关于深入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奋力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浙中样板实施方案(2022—2025年)》开展征求意见。制定农业“双强”行动计划,既是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要求、推动我市农业“双强”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思路和重要工作的梳理谋划。
二、起草过程
我局先后走访了3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召开不同类型座谈会3次,在深入调研基础上,起草了《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 实施农业“双强”行动 大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初稿。局内部讨论10多次,市府办召集相关部门专题研究3次,经反复修改讨论,形成计划征求意见稿。2021年11月5日,我局召集自规局、市场监管局、市场集团、供销联社、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座谈交流,同时向相关部门和各镇街书面征求意见,对计划作进一步修改完善。2022年2月18日,罗祖盘副市长听取专题汇报,提出指导性意见。2月23日市府办组织各镇街召开农业“双强”行动计划和政策意见讨论征求意见会,对农业“双强”行动计划进行再次讨论完善,形成送审稿。
三、工作目标和重点
1.工作目标。通过全面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进一步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1+2+10+100”农业发展格局,即打造1个产业突出、特色明显、带动性强的国家级强镇,建成2个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平台和10个千亩“双强”示范畈,培育100家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0万元/人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土地规模经营比例力争达到80%以上,100亩以上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70%以上。
2.工作重点。聚焦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主题和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主线,着眼“目标导向、短板导向、效果导向”,遵循“摸清底数、结合实际、富有特色、推进工作”的思路原则,围绕打造一个集成平台,开展两大强农行动,深化一项改革,实施十项重点工作。
(1)构建一个集成平台,即构建现代农业发展平台。重点在佛堂和义亭建设2个万亩农业综合园区,在全市范围内打造10千亩集成示范畈,支持市场集团参与农业综合开发,探索搭建集土地流转、现代农业示范、带动农民致富等功能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集成平台,做大做强农业板块。
(2)开展两大强农行动,即科技强农和机械强农行动。一是实施科技强农行动,重点通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应用、加强本地优质种质资源定点保护、鼓励院企开展技术合作、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等举措,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另外,通过推进农业低碳绿色生态发展,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加快农业优品提升。培育适应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农业产业大脑+未来农场”发展模式,打造“义乌红糖”产业大脑,构建农业数字化应用体系。二是实施机械强农行动,重点通过“三快三化”实现“一个提升”,即加快粮油生产机械化、加快畜牧养殖业机械化、加快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提升主导产业机械化水平。通过构建“基地+中心+机制”的农机农艺融合体系,实现“一个提升”,即通过打造农机创新试验基地、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和农事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农机农艺协作攻关机制,提升农机综合服务能力。通过“三大改造建设”实现“一个提升”,即通过加强农田“宜机化”改造建设、大农水工程改造建设、“美丽田园”改造建设,全域推进农田基础设施改造提升
(3)深化一项改革,即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通过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规模流转,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增加农业“标准地”储备量。按照省农业农村厅打好“标准地改革+农业双强”组合拳要求,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实施农业“标准地”提质、扩面、调结构和数字赋能,完善农业“标准地”控制性指标体系,建立亩均产出、农事纪录等7项监管评价指标,推动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与农业“标准地”有机融合。迭代升级农业“标准地”数字化应用,健全农业“标准地”常态化监管,建立三色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优化农业“标准地”政策支持模式,实施差异化政策奖励。
(4)强化组织保障。主要从三个方面强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农业“双强”行动工作协同机制,合力推进“双强”行动顺利开展。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出台“双强”行动扶持政策,加大农业“双强”行动资金投入力度。三是强化人才支撑,主要通过推进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人才骨干培训、加大新型主体培育、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为“双强”提供人才支撑。
解读机关:义乌市农业农村局
解读人:蒋文卫
联系电话:0579-89980015
农业农村局
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