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索引号:

    330782000000/2022-502233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体裁分类:

    通知

  • 文件名称:

    关于印发义乌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文机关:

    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字号:

    义政发〔2022〕24号

  • 成文日期:

    2022-06-01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信息有效性:

    有效

关于印发义乌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22-06-0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义乌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义乌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义乌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积极探索具有义乌特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道路,助力全市锻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功案例,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意义

(一)建设背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治国理政基本方略。2005年8月1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余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已深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2015年,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中央文件,“两山”理念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全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全省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深化“两山”转化改革,在推进“两山”转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一直发挥着先行先试和引领示范作用。截至2021年底,全省先后有10个市县获得“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数量全国第一。

全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之路拓展深化。义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践行“两山”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产业生态化纵深推进,获批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入围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创建名单。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全国快递示范城市。生态产业化创新发展,以“生态+”推动文旅跨界融合,成功打造十大精品旅游线。

(二)重要意义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开展“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将全市打造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互动并进的样板城市,引领带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

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现实需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新发展阶段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引领。绿色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的普遍形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有助于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并提出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先行示范的具体要求。义乌作为全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须进一步夯实基础、放大优势,通过推进科技创新、数字化与绿色低碳的融合聚变,锻造共同富裕成功案例。“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大共同富裕的基本盘,高水平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落脚点。

二、区域概况

(一)区位概况

1.地理位置

义乌位于浙江中部、金衢盆地东部,东经119度49分至120度17分,北纬29度02分至29度33分,南北长58.15公里,东西宽44.41公里,市域面积1105平方公里,浙江省地理中心地处境内。东邻东阳,南界永康、武义,西连金东、兰溪,北接诸暨、浦江。至省会杭州百余里。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境内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土壤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

2.行政区划

全市下辖8个街道、6个镇、442个行政村、95个社区。8个街道分别是稠城街道、福田街道、江东街道、稠江街道、北苑街道、后宅街道、廿三里街道和城西街道,6个镇分别是佛堂镇、苏溪镇、上溪镇、大陈镇、义亭镇和赤岸镇。全市常住人口185.94万人,市政府驻地稠城街道。

3.交通条件

全市交通运输以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主,公路运输为最主要的客货运输方式。公路交通已经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省道为主体,县乡公路为补充的网络体系,覆盖全市城乡区域。义乌成为全国首个拥有环城高速路的县级市,建成280公里乡村旅游精品大环线,打通140公里“三环”快速路。铁路枢纽地位不断加强,建成沪昆铁路义乌段和沪昆高铁义乌段。随着机场扩建、航线开辟、4D机场启用,民航等级大幅提升。

(二)自然状况

1.地形地貌

全市以低山丘陵为主,山高一般在200~600米之间。全市地形由东北向西南缓降,构成一狭长走廊式盆地,俗称“义乌盆地”。市境东部和南部为南西走向的仙霞岭山脉的延伸,北部为东北走向的会稽山余脉,全市最高峰为与永康交界的大寒尖,海拔925.6米。全市山地占48.5%,平原丘陵占40.4%,江河塘库占11.1%。市区位于义乌江畔缓坡平原上,标高在59.0~75.6米之间。

2.水文水系

全市河流分属钱塘江流域的东阳江水系、浦阳江水系和武义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东阳江、大陈江、南江,其他溪流源短流急,暴涨暴落,丰枯期分明。境内河流总长度约1120km,其中市级河道包括东阳江、南江和大陈江,总长66.19km;县级河道包括航慈溪、铜溪、吴溪、洪巡溪和八都溪,总长75.10km;其他主要溪流有六都溪、东青溪、杨村溪、香溪等,总长52.04km。

3.气候条件

义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盆地气候特点,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一年四季中,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9.3℃,一月份最低,为4.2℃。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之间,历年最大年降雨量为1843.2毫米,降雨量在年内分配不均匀。历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910.7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243天左右。年最多风向为北向,频率为10%,其次东南风、东风。

(三)资源状况

1.动植物资源

义乌原始森林植被以壳斗科、山茶科、樟科等植物为主,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经济林等。自然资源丰富,林地面积830812.8亩,林木以松、杉和毛竹居多。全市共有古树名木1219株,26科,37种;森林植物107科、337属、636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据调查全市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8目77科274种。境内拥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鹳、黑鹳、白颈长尾雉、黑麂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斑嘴鹈鹕、白琵鹭、白额雁、小天鹅、鸳鸯等。

2.矿产资源

全市拥有各类矿产20种。其中金、银、铜、钼、钴、锰等金属矿产6种,萤石、重晶石等冶金及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2种,石墨、石膏、花岗岩、云母、大理岩、凝灰岩、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等非金属矿产8种,煤、地热、铀等能源矿产3种,水气矿产(矿泉水)1种。矿产资源特征表现为,金属矿产皆为矿点或矿化点,无开发利用价值;非金属矿产(含乙类矿产)可供开发利用的有萤石、煤、凝灰岩、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等,其中以建筑用凝灰岩和砖瓦用泥(页)岩及粘土资源储量丰富。

3.水资源

全市水资源缺乏,多年平均径流深675.60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8.20亿m3,其中地表径流量7.30亿m3,占资源总量的89%,地下水资源总量1.28亿m3,占资源总量的11%,重复计算量0.38亿m3。水资源总量从西南的岗地、平原向四周的高丘、低山地区逐渐升高。义乌江、南江、吴溪入境年水量为15.08亿m3,出境年水量22.27亿m3。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443 m3,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属缺水地区。

4.旅游资源

全市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以义乌小商品城为核心的购物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文化旅游资源优异,历史名人、古镇民居等文物古迹资源丰富,分水塘、佛堂等区域特色文化突出。山水旅游资源精品林立,拥有华溪森林公园、望道森林公园、德胜岩森林公园等三大省级森林公园。郊区高品质休闲度假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民风民俗、特色餐饮、农业资源等要素齐备。红色旅游亮点凸显,义乌“望道信仰”红色旅游景区被评为浙江省红色旅游教育示范基地,吴晗故居、冯雪峰故居成为金华市级红色旅游教育示范基地。全市重点旅游资源如表1所示。


1义乌全域重点旅游资源

序号

名称

属性

地址

1

义乌国际商贸城

4A级景区

福田街道

2

绿色动力小镇

3A级景区

赤岸镇

3

丝路金融小镇

3A级景区

福田街道

4

光源科技小镇

3A级景区

苏溪镇

5

义乌市文化馆

3A级景区

稠江街道

6

缸窑景区

3A级景区

义亭镇

7

陈望道故居

省级红色旅游教育示范基地

城西街道

8

吴晗故居

市级红色旅游教育示范基地

上溪镇

9

冯雪峰故居

市级红色旅游教育示范基地

赤岸镇

5.文化资源

义乌历史悠久,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目前已形成上山文化、商贸文化、佛禅文化、丹溪养生文化、名人文化、颜乌孝文化、义乌兵文化和红色文化等具有义乌特色的文化资源(见表2)。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见表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个(见表4)。成功创建“浙江戏曲之乡”,金华市级民俗文化村12个,佛堂镇被评为浙江省非遗主题小镇,稠岩村被评为浙江省民俗文化村。中国首部县级市地方通史类纪录片《义乌通史》在“爱奇艺”平台成功上线。婺剧现代戏《义乌高华》列入浙江省“三个地”主题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项目和2020年度浙江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题材扶持项目。

2义乌市文化资源一览表

文化类型

资源阐述

上山文化

上山文化是迄今中国境内乃至东亚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早期年代上限距今1万多年,是中国最早的初级村落。考古学家研究认为,上山遗址所在的以金衢盆地为中心的钱塘江地区应是世界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义乌桥头遗址是上山文化遗址群中等级较高的聚落遗址,是稻作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桥头遗址对于认识钱塘江上游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东南地区距今9000年前后的聚落形态、社会结构、人群迁徙与交流以及精神信仰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商贸文化

以鸡毛换糖、敲糖帮等开启了悠久的商业文化。改革开放后兴商建市成为义乌商业大发展的契机。四十年内义乌由一个小县城发展成为国际商贸都市。如今义乌是一座享誉全球的商贸城市。

佛禅文化

义乌佛文化的代表人物傅大士,是南朝梁代禅宗著名之尊宿,义乌双林寺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与达摩、志公共称梁代三大士。

丹溪养生文化

朱丹溪元代义乌赤岸人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卓越的医学家。他以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医学观点为核心,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探索了人体的生理特性与养生的奥秘提出了养阴保精、去欲主静的养生方法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名人文化

义乌名人辈出,孕育“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宋代名将宗泽、南宋政治家徐侨、金元四大名医之一朱丹溪、南朝梁代禅宗著名尊宿傅大士,以及现代教育家陈望道、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等一批名人志士。

颜乌孝

文化

颜乌孝文化以颜乌行孝感天的故事而得名。相传秦颜孝子氏事亲孝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喙为之伤后旌其邑曰乌伤曰乌孝曰义乌皆以孝子故。

义乌兵

文化

义乌自古有着忠勇的文化传统。从战国的颜孝子乌到宋代抗金名将宗泽从明代抗倭的义乌兵再到近代义乌的文化三杰都贯穿着义乌人崇尚孝义、勇敢忠诚的精神。

红色文化

义乌人民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人才辈出,涌现出吴晗、冯雪峰、陈望道等一大批红色革命先驱,对推动革命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义乌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名称

年代

坐落地址

1

古月桥

宋代

赤岸镇雅治街村

2

黄山八面厅

清代

上溪镇黄山五村

3

义乌大安寺塔

宋代

稠城街道绣湖畔

4

雅端古建筑群

清代

赤岸镇雅端村

5

塘下方大宗祠

清代

后宅街道塘下村

6

赤岸朱宅建筑群

清代

赤岸镇朱店村

7

陈望道故居

清代

城西街道分水塘村

4义乌市国家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序号

类别

名称

主要所在地区

国家级

浙江省级

1

民间文学

傅大士传说

全市


4

2

曲艺

义乌道情

全市

2

2

3

杂技与竞技

罗汉

大陈、苏溪、廿三里


2

4

走高跷

后宅街道


2

5

传统技艺

黄山八面厅

建筑营造技艺

上溪镇


3

6

木活字印刷术

佛堂镇


3

7

婺剧盔帽制作技艺

义乌婺剧传承保护中心


3

序号

类别

名称

主要所在地区

国家级

浙江省级

8

传统技艺

义乌红糖制作技艺

义亭、佛堂、上溪

4

2

9

义乌红曲传统制作技艺

全市


4

10

丹溪红曲酒酿造技艺

全市


3

11

义乌枣加工技艺

上溪、后宅、稠城


4

12

传统医药

朱丹溪中医药文化

义乌市中医医院义乌市三溪堂国药馆连锁有限公司

5

5

13

三溪堂中医药文化

义乌市三溪堂国药馆连锁有限公司


5

14

民俗

抬阁跷

佛堂镇


3

注:表内●为国家级与省级非遗项目名录;黑点边上的数字为项目名录的批次。国家级3个,浙江省级14个。

(四)生态环境状况

1.环境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全面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成功创建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2021年义乌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6%,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4μg/m3。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2021年7个市控以上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

2.生态状况

生态本底优越。全市三面环山、一江潆绕,拥有南江湿地公园;岩口水库、柏峰—枫坑水库、东塘—八都—巧溪水库和王大坑水库等4个水源保护地;望道森林公园、德胜岩森林公园和华溪生态公园等3处省级森林公园。全市森林资源稳步增长,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动态监测。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入选省级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试点、省水生态治理示范试点,南江列入省级湿地公园。

(五)社会经济状况

1.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稳健发展。2021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38亿元,实现增加值25.1亿元,按可比价增长7.2%。农业产业特色鲜明,共有粮油、果蔬、铁皮石斛等六大特色产业,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等农业园区,义乌红糖、“宇健”水稻等特色农业品牌,正大、华统等农业龙头企业。义乌农业产业详情见表5。

5义乌市农业产业

序号

特色类型

详情

1

特色农业

产业

粮油、果蔬、铁皮石斛、茶叶、生态畜牧、红糖、南蜜枣产业等。

2

农业园区

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3个):枧畴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乔亭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华溪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

省级农业园区(2个):佛堂省级农业综合区、义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3

特色农业

品牌

义乌红糖——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西楼红”红糖,“宇健”水稻,“义宝”大米,“道人峰”茶叶,“森山”铁皮石斛,“稠城”“青春果”“华秀”义乌南枣青枣、“华统”火腿等。

4

农业龙头

企业

华统、道人峰、森山等农业龙头企业71家。


工业生产提质增效。2021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9.7亿元,同比增长47.4%,增速位居金华各县(市、区)第一。新兴产业增速可观。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3%、123.7%、107.2%和71.9%。以信息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逐渐兴起,纺织服装、生物健康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由量到质振兴升级,义乌产业集群产业园与产业详情见表6。

6义乌市产业集群

序号

产业集群

主导产业

1

大陈产业园

纺织服装

2

苏溪产业园

信息光电、物联网、装备制造

3

廿三里产业园

纺织业、服装化妆品、工艺品、

针织袜业

4

城西工业园

无缝针织、工艺品、物流

5

义乌模具城

新型模具及研发

6

上溪产业园

新型材料、服饰、电商

7

义亭产业园

新型服装、新材料、生物医药

8

佛赤产业园/义乌绿色动力小镇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服务业健康发展。2021年,全市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151.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8%。旅游产业发展良好,2021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8.4亿元。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中欧班列开通,成为通往“一带一路”国家的直通车,义乌国际陆港纳入全省五大港口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国际陆港物流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共有来自17个省(区、市)的64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吸引了12712人次采购商参会,境内采购商同比增幅0.65%。

2.社会发展

城市能级加快提升。双江水利枢纽工程开工,义乌正式迈入“双江湖时代”。科教园区捷报频传,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开学,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揭牌,浙大“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开工。华东地区最大的植物园项目一期启动建设。城市路网建设加快,出行环境持续优化。

城乡有机更新深入推进。完成秦塘、孝子祠等11个区块征收(收购),交付有机更新回迁房项目4个。扎实推进下车门未来社区试点各项工作,加快打造融合义乌商贸文化特色的未来城市社区。改造提升长春三区、香山小区、鹏城小区等老旧小区15个。启动农村有机更新试点村60个。

城市绿化建设大幅提升。推进植物园、儿童公园、城市街心绿地等主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均衡城区公园绿地布局,2021年,新改建街心绿地、林荫停车场53处,新改扩建公园44个。建成绿道22.129公里,完成江滨绿廊改造提升。

三、“两山”实践探索成效与问题分析

(一)“两山”实践探索成效

全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不断推动“两山”实践拓展深化,污染防治成效显著、自然资本保值增值、生态经济蓬勃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荣获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市、连续四年获评“美丽浙江”建设工作优秀市,2019年绿色发展指数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一,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1.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改善

聚焦治本清源,治水工作成为全省标杆。坚持源头治水、生态治水、智慧治水,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水生态治理示范试点,连续五年荣获省治水“大禹鼎”,连续两年获得“大禹鼎”银鼎。率先建成全省首个全域“污水零直排区”,打造了治水工作先试点—出标准—强建设—严验收—高质量建成的最优链。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获评全国园区污染治理示范典型和省级“污水零直排区”示范园区。系统布局“九厂一网”污水处理体系,建设9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居全国县级市前列。创新“六小”行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精细化管理举措,率先开展“五水共治”优秀村创建,截至2021年底建成优秀村37个,临江社区列入2021年首批浙江省“五水共治”实践窗口名单。利用污水处理厂中水和义乌江原水,实施城市8条内河水系激活工程,总配水能力达到44.5万吨/日。

聚焦精准施策,推动“义乌蓝”成为新常态。组织开展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废气治理、运输结构调整、用地结构调整等“五大专项行动”和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VOCs深度治理、工业炉窑整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重点领域臭气异味治理等“五大攻坚战”,成功创建浙江省“清新空气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县域大气污染源解析工作,指导科学精准治气。全面完成涂装、印染等8个行业VOCs重点排放企业深度治理。全面实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清零”,3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74台燃气锅炉完成低氮燃烧改造,彻底消除“冒黑烟”现象。全面完成黄标车“清零”,淘汰国III营运柴油车1403辆、改造国IV柴油车961辆,在全省率先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整治。首创“党建+单元”秸秆焚烧快速处置法、非质检工地扬尘治理“三色”评价、餐饮油烟净化在线监测等治气举措。全市质检工地全面落实“7个100%”防尘措施,重点道路每日洒水8次以上。

聚焦净土清废,率先开展“无废城市”创建。印发实施《义乌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义乌市土壤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全面推进体系化治土。全面摸清农用地污染底数,形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一图一表”,对耕地实行分类管控和修复,完成农用地土壤超标点位对账销号。持续开展建设用地污染排查,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详查,推进用途变更地块调查,建立疑似污染地块项目库和动态更新机制。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省“无废城市”现场会在义乌召开,工业垃圾“五全制”管理模式获得省主要领导批示全省推广。大力推进固体废物收集处置能力建设,镇街工业垃圾分拣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建成金华首家小微产废企业危废统一收集转运点,实现危险废物“动态清零”。全面加强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了“前端‘两定四分’网格化+中端收集运输规范化+末端处理设施标准化”的义乌模式,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2.自然资本保值增值

加强矿山生态治理,实现生态、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抓好废弃矿山治理,按照“成熟一个、处置一个”的思路,全市27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开工率100%,验收率100%。大力实施“绿色矿山”建设,重视技改投入,矿山生产全面达到“三废”排放标准。抓好矿山粉尘防治,出台《义乌市矿山粉尘防治管理实施办法》,确保矿山粉尘防治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推进矿业可持续发展。

开源节流双向发力,水资源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以双江水利枢纽建设为龙头,通过大力实施境外引水、市内挖潜,为城市快速发展持续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要素支撑。持续加大境外引水力度,分别从浦江、东阳引水,境外引水总量达到9000万方,积极谋划推进金华市引水。积极推进水资源挖潜提升工作,新增八都水库除险扩容等5个水资源利用项目,新增蓄水1200万方。全域分质供水全面推进,建成义驾山生态水厂工程、苏福工业水厂、稠江工业水厂等3大分质水厂,供水能力达到7.5万吨/日,加快推进双江工业水厂建设。印发实施《义乌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先后建成省内首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和全省首批“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县”,2021年创建成为浙江省节水型城市。

完善森林网络体系,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改善。通过实施城市绿肺、森林通道、森林河道、森林村庄、森林田园、森林产业等造林绿化工程及平原绿化工程,全面推进城乡绿化,完善森林生态网络,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绿化造林提质扩面,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义乌市林场成功创建浙江省现代国有林场。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跃升。通过采取高标准落实耕地保护,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和农村有机更新等举措,不断提升土地资源节约集约水平。全市节约集约用地成效显著,入选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践行“两山”理念典型案例。积极推进耕地有偿保护,出台《义乌市耕地保护补偿实施意见》,按照“谁保护、谁受益”“分级负责、突出重点”的要求,核定发放耕地奖补资金。抓好垦造土地整治落实,提高垦造耕地补助标准,提高镇街和农村的土地整治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垦造耕地资源。全面梳理全市建设用地存量资源情况,对全市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等土地情况逐宗作了全面更新调查,分门别类进行建账上图,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3.生态经济蓬勃发展

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布局新建大型现代化生猪养殖场3个,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万亩。农业“两区”提质扩面,1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全面建成,义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列入创建对象,大陈镇列入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对象。绿色高效农业稳步推进,农业动植物疫情防控有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和处置率均达到100%。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成功创建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71家、各类农业合作社215家、家庭农场339家。农村电商领跑全国,打造了“淘宝义乌特色馆”“绿禾网”等一批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宽了农业农村领域“两山”转化通道。

生态工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通过治污倒逼转型升级,推进“低散乱”企业整治和“亩均论英雄”改革。以服装制造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为引领,全面推进传统小商品制造业改造提升;以新业态新动能培育为重点,全力引进吉利英伦新能源整车、义利动力总成、华灿光电、瑞丰光电、爱旭太阳能等一批新兴领域重大项目,建成绿色动力小镇、光源科技小镇。持续推进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和“散乱污”行业整治,整合电镀、印染企业64家,高标准启动电镀园和印染园建设,推动电镀、印染行业再升级。加快建设小微企业园,建成模具、饰品、印刷包装等行业的小微产业园59个,省级认定小微企业园总数全省第一。“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绿色工厂2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71家,华鼎锦纶、双童吸管2家企业进入绿色工厂“国家队”。

生态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多业融合互促,“旅游+商贸”发展成绩显著,“十三五”期间成功创建全国首个“中国国际商务旅游目的地”。“旅游+体育”发展稳中有进,建设上溪、赤岸、大陈、佛堂、城西等登山游步道、自行车越野赛道运动休闲项目,开展美丽乡村越野跑、毅行体验大会、浙江省自行车越野公开赛等赛事;小六石村被评为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旅游+美丽乡村”发展势头良好,新增省3A级景区村庄8个,省A级景区村庄覆盖率达60%;差异化打造10条各具风情的美丽乡村文化旅游精品线;涌现了大陈马畈农业奇幻乐园、李祖国际创客村、“乡村迪士尼”小六石村等一批“网红村”。“旅游+工业”发展特色鲜明,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3家。“旅游+非遗”发展势头强劲,佛堂镇是我市第一个省级非遗旅游景区,着重打造非遗产业链,形成佛堂“十月十”民俗文化节等一批非遗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4.体制机制创新引领

生态文明建设各方责任严格落实。成立美丽义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五水共治”“蓝天保卫”等指挥机构,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实施最严考评问责制度,将蓝天保卫、水污染防治、环境管理(信访、宣教)、环保督察整改纳入各镇街、党政部门年终考绩。市、镇街两级全面落实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双月开展镇街生态环保“红黄旗”竞赛。创新“信用+环境管理”“亩产效益评价+排污权差别化配置”、跨部门双随机“一网通管”“审批+执法+服务”新模式等环境管理机制,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压紧压实。建立“企业环保服务日”制度,成立“环保服务专家团”,环保联企服务员常态化指导帮扶企业举措全省推广。

“最多跑一次”改革考核获全省第一。278件环保办事事项“义网通办”,全部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代办制+承诺制”改革、排污许可和环评审批衔接改革、小微园“1+X”环评审批改革等系列环评制度改革,创新实施环评报告技术评估免费“云评审”,实现审批时间全省最快、办理费用全省最省、服务质量全省最优,生态环保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见效。

创新建立县级流域水质双向生态补偿考核机制。印发实施《义乌市流域水质双向生态补偿实施办法(试行)》《义乌市流域水质双向生态补偿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对全市24条河道52个镇街交接断面及入江口断面每月监测、每季考核,鼓励镇街落实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属地责任,倒逼镇街强化治水护水主体责任。在全国率先探索县域间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一体化合作机制和路径模式,常态化推进义乌—浦江环境保护战略合作,共建生态文明建设“1+1>2”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资源环境要素配置改革有序实施。完善排污权、用能权、水资源许可权制度,实施环境资源差别化配置机制,建立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指标确权办法。率先开展区域能评,出台《义乌市区域能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实施“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推进用能指标确权,探索建立市场化手段配置能源的机制。创新实施“亩产效益评价+排污权差别化配置”,积极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和上市企业发展,根据环境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方案,为A类企业优先配置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权。实行差别化水电价政策,对C类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和D类企业征收差别化水电气价。

(二)主要问题和挑战分析

近年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绿水青山质量与城市的高定位、群众的高期盼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两山”转化路径有待拓展深化,转化成效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两山”转化的环境质量基础仍不稳固

环境质量高位持续改善难度增大。空气质量仍处于“气象影响型”阶段,改善潜力和改善幅度明显收窄,特征污染因子的防控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尾气污染防治压力较大,NO2浓度平均浓度为32μg/m3,排名金华市末位,O3超标趋势加剧,成为影响空气质量优良率的主要因子。扬尘污染特征明显,工程施工管理不够精细化,农村旧改、拆迁工地等扬尘防治措施不到位。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尚不稳固。水环境容量易受上游来水水质影响,义乌江、南江水质波动较为明显,部分断面水质尚不能全面稳定达标。水生态修复能力亟待加强,河道生态流量补给不足,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尚未恢复。

2.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仍待提升

经济发展中布局性、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新旧动能转换有待加快。全市产业低、散的局面还未根本扭转,印刷包装等特色行业“低小散”特征仍较为明显,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动能不足。资源要素约束日益趋紧。“十三五”期间,全市以轻工业为主,对能耗、环境容量等指标占用率不高,但随着光电、汽车等大型产业化项目落地投产,环境容量和能耗指标制约显现,“能源双控”形势严峻,能源清洁低碳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结构有待优化。交通运输仍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货运量占比高达97%,需要进一步提升铁路货运分担,实现运输集散的集约化发展,减少公路货运的污染问题。

3.“两山”转化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的生态价值转化大多依靠政府推动为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可持续性上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尚需进一步畅通,资源环境有偿使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相关制度尚不够健全。全面推进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仍未完全建立,保障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4.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仍需拓展深化

全市在“两山”实践探索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目前总体仍处于初步阶段。农副食品加工等生态加工业优势不明显,农业品牌建设不够出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业品牌缺乏竞争力,存在知名度不高、规模效益不明显的问题。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受土地、人才、科技等要素制约,导致农业领域部分“两山”转化项目落地比较困难。村集体主体作用发挥不足,重项目建设、轻长效管理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民群众整体参与度有待提升。旅游品牌国内知名度有待提升,商流活力挖潜不足。生态文化水平有待提升,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标本馆、植物园等生态文化载体有待丰富和完善。

(三)“两山”转化典型案例

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利用贸易便利创造了大量“金山银山”。为了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动并进和融合发展,全市立足商贸城市定位,着力以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同时积极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点线面协同推进转化,经过不断探索,基本形成了具有义乌特色的生态与商贸融合发展的双向转化模式和八大典型案例,走出了一条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1.森博会:一场展会搭建“两山”转化平台

(1)基本情况

义乌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浙江林业产业发达和义乌市场、物流、会展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业会展经济,精心打造“绿色”森博会品牌,在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

(2)做法和经验

搭建绿色理念推广平台。森博会从主题确定到参展产品选择,从配套活动安排到具体操作,始终把绿色理念、富民宗旨、健康概念推广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历届森博会都紧紧围绕绿色、健康、低碳等主题来设计和运作,确立了森博会绿色展会的品牌。森博会期间先后举办林业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森博会低碳趋势论坛、中国创意林业产业发展论坛、中国森林休闲与健康高峰论坛等峰会论坛29个,这些论坛共同诠释了一个主题: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增长。

搭建展会扶贫平台。森博会充分发挥平台功能,通过免收展位费、助力宣传推介、提供优质服务等形式,为贫困落后山区林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搭建展示和销售渠道,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绿色、生态、优质的特色林产品,助力产业发展,提高收益,增加收入。迄今为止,森博会平台已连续七届设立扶贫相关专区,共计参展企业464家,设立展位738个,为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山区林农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搭建品牌建设平台。森博会组织举办了优质产品评选、木(竹)雕展暨优秀作品及金雕手评选、创意林业产品大赛、红木家具精品展及评选等活动,有力支持和推动了林业品牌建设。评选活动一方面提高参展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也为采购商提供了更好的选择。森博会期间还举办了红木制品鉴评规范发布会、中国森林食品示范品牌发布会、中国森林认证——生产经营性珍稀濒危植物经营认证发布会等系列活动,极大提高了林产品品牌附加值。

搭建林产品信息平台。通过产品展示、形象宣传、商业信息交流,参展商与采购商建立了广泛的商业联系。一些企业、商家在展会现场收获了大量的市场信息、商业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建立了信息库。另外,通过签订总代理、总经销协议,参展企业与义乌市场经销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依托义乌这个国际性平台和Chinagoods平台“优质林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上常年展览、展销作用,拓展商机。

(3)主要成效

森博会创办从“零”起步,至今实现了展位数、展览面积质的飞跃,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义乌人“无中生有”的首创精神的实践,有力促进了林业领域“两山”转化。自创办以来,累计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9万家企业参展,累计实现成交额540.47亿元。森博会先后荣获“中国十佳品牌展会项目”“中国十佳品牌展览会”等二十多项国家级殊荣,成为全国首个通过UFI认证的农林类展会和全球第二家通过UFI认证的农林类展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经贸最强、影响最广的林业盛会。

2.义乌公路港:一个园区领跑物流业绿色发展

(1)基本情况

义乌公路港于2019年4月正式运营,整个园区总用地744亩,总建筑面积达69万平方米,是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物流园区。义乌公路港直达线路超过500余条,辐射全国三百多个城市,吸引了多家大型仓储企业入驻园区。

(2)做法和经验

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公路港利用园区屋面,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积极推进新能源在物流园区领域的应用。光伏发电站的覆盖范围包括公路港零担区、仓储区、汽修区屋顶、办公区等,所发电能主要用来满足公路港内日常办公、仓内照明、仓储作业、智能安防、新能源充电桩等多场景作业的用电需求。余电还可并入公共电网,为国家电网提供电力支持,实现资源共享。

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一方面在园区内部向物流企业推广以电动叉车取代柴油车,减少传统燃油叉车在搬运物料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与噪声污染;另一方面持续深化“义乌好运”和吉利汽车的合作,推进新能源物流车的使用。除试运营期的20台外,未来“义乌好运”平台还将陆续投放一千五百多辆新能源物流车,全面提升义乌城市配送规模和质量,助力义乌绿色城市物流体系的建设。

搭建智慧园区平台。为加强物流车辆入园到离园期间信息化调度,义乌公路港基于物联网技术提供一套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即通过可视化系统实时掌握园区的运力流动、等待、异常等情况,实现合理规划调度。司机在手机APP提前预约入园时间,根据导航行驶至装卸货、过磅地点及相应出口,并在线上完成装卸货确认和结算,减少卡口停留次数,减少了货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3)主要成效

义乌公路港通过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推动新能源汽车应用、搭建智慧园区平台等多措并举,引领物流行业绿色发展潮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预计可发出清洁能源1296.72万千瓦时,减少园区二氧化碳排放10555.3吨;作为额外供电电源,年预计节省园区电费成本22.5万元。通过智慧园区平台调度,平均降低大货车等待时间10%。

3.美丽乡村游:一条党建红线串起十大精品旅游线

(1)基本情况

义乌市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国企+精品线”建设模式为抓手,以国企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共建为保障,围绕乡村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资源优势,有机融合国企结对、产业植入、农民众筹、美丽环境等元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生态旅游,探索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的路径。

(2)做法和经验

打造一批生态宜居和美乡村。以“一个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一条干净生态的河流或一座绿色秀美的青山,一片耕作高效的良田和无违建的村容村貌,一个和谐的民风习俗,一个健全的垃圾和污水收集机制,一条可持续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和富民产业,一个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等“七个一”的要求为核心,在全省率先出台和美乡村“七个一”建设标准。全域推开星级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开展星级创建竞赛,在实现一星级村市域全覆盖的同时,做好精致、精细、精妙文章。

探索一条政企共建新路径。创新建立了国企结对共建美丽乡村机制,以八大国企为投资主体和建设主体,实施望道信仰、至美大陈、德胜古韵、人文上溪、红糖飘香、赤岸西海、画里南江、慢养龙祈、千年古镇、多彩华溪等十条精品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植入。八大国企向十条精品线注资超10亿元,实施精品线沿线道路提档美化、绿道、停车场建设等工作,累计实施具体工程项目建设二百多个。结合农村四好公路建设,进一步做好精品线串联提升的文章,通过三色标线、LOGO标识系统等,形成总长超280公里的市域美丽乡村大环线。

培育一批强村富民集体经济。全市紧扣“众创”主题,推动融合发展,积极挖掘农业的功能和乡村的价值,形成“一村一品” “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个性特色,并按照全国一流、省内领先要求,充分发挥以农民为核心的联合、众筹、创投等作用,打造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全方位发展的农村示范点,推动乡村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变。鼓励村民、集体以土地、资金众筹入股农业项目建设,引导村集体自建农业公司经营,实现致富增收。

振兴一系列特色乡村文化。为持续做大“中国众创乡村”的品牌蛋糕,注重发掘乡村文化,兴办民俗节庆活动。坚持乡村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重,注重挖掘整理村庄生态人居、社会习俗、传统工艺、人物传记等文化遗存,结合清明、花朝、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元宵等时令节庆开展采茶、挖笋、酿酒、榨糖、割稻等农事生产体验活动,保护传承具有义乌味道的活态文化和民俗活动,再现淳朴的民风,增强现代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开发拓展了上溪十里桃花坞乡村旅游、佛堂古镇“十月十”民俗文化、义亭镇古法红糖烧制、大陈龙舟竞渡、后宅德胜重阳民俗文化节等特色民俗旅游项目,实现农业与文化、民俗、旅游的互融共赢。

(3)主要成效

项目实施以来八大国企累计注资超10亿元,累计实施具体工程项目建设二百多个,串联全市9个镇街112个行政村。据初步统计,十大精品线年平均接待游客超50万人,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近亿元。义乌市“国企+乡村精品线”的乡村建设新模式,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

4.分水塘村:一部红色经典助推走好绿色共富路

(1)基本情况

分水塘村位于义乌西北的大峰山、大草坪脚下,界临浦江,距义乌城区约10公里,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文翻译者陈望道先生的故乡。分水塘村高度重视乡村绿化美化和人文历史遗迹保护,从文化方面入手发掘红色文化线,从自然景观入手提升绿色生态线,出台扶持政策大力推进产业植入,传承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红色力量。

(2)做法和经验

画好开发保护蓝图。委托专家团队开展村庄规划,结合“望道故里”的珍贵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国家级森林公园望道森林公园的生态景观资源优势,提出了“红色信仰之源,义乌原乡逸境”的发展定位。村委致力于将全村建设为全国性信仰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共产主义培训基地。同时以义乌和美乡村建设契机,将全村建设成为义乌美丽田园风景乡村。

做好村庄绿化美化。结合“一村万树”行动、望道信仰线建设和陈望道故居修缮保护等工作,建成一批乡村公园绿地、田园风光林。推进村庄建成区绿化,充分利用可绿化空间,挖掘绿化潜力,突出身边增绿。着力加强通道绿化,绿化美化进村道路、村庄河道,优化更新防护林带,保护发展原生植被。实现四旁绿化应绿尽绿,建设4条村庄景观绿化带。切实抓好村庄周边绿化,对荒山荒地进行绿化造林,改造山体林相,构建景观优美、结构稳定、功能强大的森林生态屏障。建立完善长效管养机制,明确管养主体,组建绿化管理团队,落实人员经费,确保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

带好乡村产业振兴。全村新发展杏园一百多亩,同时还保留一大批树龄长、年代久的老杏树,共同造就“杏花春雨江南”的独特韵味。好风景带来好“钱景”,村庄环境变美之后,吸引不少村民回乡创业就业,村内民宿、餐饮、农产品销售等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村庄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义新欧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名特优新农产品馆等相继入驻。与浙江农林大学等多个单位签约成立实验室、教育基地,优美的环境也让入驻单位、游学观光人群获得更好体验。

(3)主要成效

通过一系列举措,分水塘村已成为自然环境美、生活品质高、生态氛围浓、生态经济优的美丽乡村。分水塘村已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浙江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荣誉称号。两年内分水塘村接待红色研学活动团队和游客超22万人次。

5.森山健康小镇:一株仙草带火一座小镇

(1)基本情况

森山健康小镇规划用地面积4.06平方公里,于2016年开始规划建设,总投资约51亿元。小镇立足铁皮石斛等传统中药材产业优势,在4平方公里的区域布局农业、工业、康养、文旅、教育五大功能区块,发展成为一座集生产、生活、生态、生命为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小镇。

(2)做法和经验

农业为基,布局发展石斛种植业。森山健康小镇以铁皮石斛产业作为小镇发展的基石,致力于“仙草石斛”的培苗、种植。农业区块是森山健康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1500亩,布局了森山铁皮石斛繁育中心、中国铁皮石斛博物馆、森山百草园、铁皮石斛资源库等板块。其中,铁皮石斛资源库中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87个石斛品种。小镇创造性激发农民参与铁皮石斛种植、学习专业化科技化种植方法的积极性,带动农民种植面积达10132亩。

制造业固本,创新发展“国草”饮品。在第二产业上,小镇主要布局厂房、仓库、研发中心、原始工作站等,主要产品为“国草”铁皮石斛养生饮品。石斛养生饮品先后荣获第八届中国义乌国际森博会金奖、第七届中国保健品公信力产品称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

服务业赋能,推动小镇发展行稳致远。在第三产业布局上,基于铁皮石斛中医药文化,小镇布局了文旅、研学、康养等三大板块。文旅板块布局上医一条街、森山水街、国学馆、博物馆、铜山禅寺、念恩塔等项目,研学板块依托铁皮石斛为代表的医药文化资源,积极承接中小学研学教育旅行服务,已成功申请“浙江省中小学研学实践营地”。康养板块面向疾病康复人群、中老年人群、亚健康人群,通过森山药局、疗养中心、养生酒店等项目提供养生、养老、养心场所。

(3)主要成效

森山健康小镇将产业、旅游、研学、康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以铁皮石斛种植作为小镇发展基础,以文化旅游助推小镇商贸服务发展,以中小学生研学教育为新兴亮点,以中医药康养为小镇特色,特点鲜明、独树一帜。森山康养小镇已入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2019年以来,已累计接待各类研学、康养人员十万余人次。

6.义乌红糖:一个传统品牌焕发时代生机

(1)基本情况

义乌红糖具有悠久的加工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义乌人“鸡毛换糖”创业故事中的“糖”指的就是红糖,红糖在义乌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贡献。红糖产业是义乌三宝中唯一具备行业规模优势的地方传统产业。为推动“义乌红糖”可持续发展,义乌市借力生态赋能、品牌赋能思路,推动糖蔗种植、红糖生产到红糖销售的全产业链生态化,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实现红糖产业生态与发展协同互促。

(2)做法和经验

规范生产行为。糖蔗种植环节,加强标准化糖蔗种植示范区建设,积极引进推广糖蔗新品种和配方施肥等技术,在降低肥药施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糖蔗产量和品质。红糖生产环节,以发展“小微园”为契机,对村集体红糖加工点实施关停并转,扩大加工规模、提升技术设备、优化加工工艺,规范环保治理设施,建成红糖示范园和红糖非遗园区。创新开展环评“打捆”审批新模式,为全市46家红糖生产企业“打捆”办理审批,同时申领排污许可证,规范红糖产业环保要求。

建立长效机制。发布实施《义乌红糖》《义乌红糖加工技术规程》两个团体标准和“八规范”,即食品加工场所符合规范、生产设备设施符合规范、原辅料进货符合规范、加工过程符合规范、从业人员符合规范、质量管理制度符合规范、食品标识及销售符合规范、污染防治符合规范。对整改后企业,严格按照两标准和八规范实施长效管理,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树立行业标杆。开展省级“名特优食品作坊”创建,选取红糖行业中软硬件条件较好的小微企业或小作坊进行重点培育,刻画榜样,并将创建成果向全市辐射,以点带面加强规范建设,提升义乌红糖产业整体水平,以规范建设促产品质量提升。高标准引领,开展义乌红糖质量专项比对,通过“晒数据、比品质、找差距”正确引导和促进红糖加工单位提升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深挖红糖文化。为实现红糖产业的多元发展,义乌市加大了红糖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与宣传,开展“红糖文化艺术节”,从糖蔗种植到红糖加工融合地方特色传统食品加工文化,添加农业采摘、体验式加工、特色餐饮,形成“游购娱”一条龙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

(3)主要成效

红糖原材料生产产地环境质量、红糖加工业加工环境、红糖产品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行业面貌焕然一新,红糖及其制品产业规模超过4亿,从业人员近10万。义乌红糖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义乌红糖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7.流域整治提升:一套组合拳打造水清岸绿富民标杆

(1)基本情况

水是生态之基,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为解决全市3万多家中小微企业和143万流动人口的污水治理难题,义乌市实施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同步依托美丽河湖发展美丽经济。义乌治水工作实现了从水体治理向水岸同治转变,从应急式治水向源头治水转变,从单纯环境治理向助推经济转型升级转变。

(2)做法和经验

坚持三水统筹,聚力解决治水瓶颈。一是解决“源头混流”之困。实施城镇、工业、农村齐头并进的雨污分流改造,实现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面源污染全管控、设施运维全常态、河道水质全达标“五全”要求。二是突破“资源紧缺”之困。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域分质供水,深入推进全领域各行业节水,加快水厂及双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价格+信用+联动”等政策体制机制,将再生水作为“第二水源”,最大限度节约优质水资源。三是破解“生态退化”之困。全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打造浙中生态廊道。

坚持双重考核,推进污水科学调度。一是率先实施镇街流域水质双向生态补偿考核。按照权责一致、保护受益的原则,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和沟通协调平台建设,形成污染者付费、保护者得到补偿的机制。补偿考核实施以来,流域水质不断提升,属地责任不断强化,激活治理成效明显。二是创新实施水岸同步考核。分晴雨天对纳管水质进行监测考核,实施“纳管污水浓度”与“流域水质”水岸同步考核机制。考核结果纳入镇街“红黄旗”攻坚竞赛,倒逼镇街扎实开展雨污分流、管网修复。三是同步实施污水处理厂联调联控。为解决部分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和处理不均等问题,实行厂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形成“九厂一网”污水处理体系。

坚持数字赋能,实现治水精准管控。一方面,搭建水环境综合管理平台。为有效提高治水工作效率,推进治水工作从“人工粗放管理”向“数字化精准管控”迭代升级,率先探索系列数字化治水新模式,搭建集日常业务管理、水质分析评价、预报预警、智能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水环境综合管理平台。另一方面,建设“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平台具备综合展示、水量调度、人员管理、任务管理、水利模型等功能。在污水主次管网的重要节点设置在线监测点,利用水力模型计算管道充满度,为水量调度提供基础数据,实现精准化水量调度,达到了“管好水、管好人、管好事”的智能化管理功能。

(3)主要成效

通过全域治水,完成了全市2416公里主次管网、1178公里排水管网、2000公里农村连接管、6000公里“毛细血管”、8万座窨井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促进3万家中小微企业实现规范提升。全市入选2020年全省水生态环境治理示范市,市域内治水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

8.工业垃圾治理:一套组合拳推动工业垃圾统收统管

(1)基本情况

义乌市现有工业企业近2万家,其中90%以上为中小微企业,多以纺织、服装服饰等行业为主,工业垃圾在工业固体废物中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垃圾种类多、性质复杂,且无明确利用处置渠道,成为了义乌市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2)做法和经验

全域建立工业垃圾收运体系。印发实施《工业垃圾分拣中心建设指导意见》,部署全市13个镇街分别建设工业垃圾分拣中心,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管理运营,全面实施工业垃圾“五全制”管理,即在全域实现工业垃圾分拣中心“全覆盖”、工业垃圾产生企业“全纳管”、垃圾再生资源利用“全品类”、工业垃圾流转“全管控”、工业垃圾违法行为“全从严”。

创新实施“三网融合”。出台《义乌市环卫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组建义乌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国企的社会责任首要担当,将工业垃圾的回收分拣收运业务纳入国企运营范畴。整合利用现有环卫体系中的人员、车辆、场地、装备等资源,大力推行工业垃圾管理体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环卫体系“三网融合”运营模式。实施工业垃圾分拣中心和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联合经营,以再生资源回收带动工业垃圾分拣中心经营,实现“高值养低值”。

制定工业垃圾管理办法。发布实施《工业垃圾12分制管理办法》,推行工业垃圾规范化管理信誉12分制。对表现优异的企业可享有工业垃圾处置费用折扣,而对积分低于4分的企业,工业垃圾分拣中心将暂停接收该企业工业垃圾,并酌情上调工业垃圾处置费用,以此压实产废企业主体责任。

数字赋能工业垃圾收运服务。工业垃圾产废企业可通过公众号预约下单收运工业垃圾。下单成功后,分拣中心指派专人专车携带PDA、蓝牙电子秤等设备上门,现场检查工业垃圾分类情况、称重,对工业垃圾进行集中收集收运,收集处置相关信息实时上传公众号后台,形成企业工业垃圾管理台账同步推送至工业垃圾数字化管理平台。

(3)主要成效

义乌创新提出工业垃圾“五全制+三网融合”管理模式,逐步摸索出一条工业垃圾基层治理路径,全面提升了全市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相关经验做法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推广。

四、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金华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自身国际商贸城市定位,充分把握数字化改革的机遇,充分发挥物流、市场、会展优势,不断通过贸易便利推进“两山”转化,围绕构筑生态空间、生态产品、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体系,努力打造“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双向转化义乌模式,助力全市锻造共同富裕成功案例。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两化”驱动,示范引领。坚持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两化”发展思路,努力将优越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本,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持续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美丽经济。努力推动产业生态化,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

坚持系统保护,统筹联动。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注重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协同增效。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让绿色成为义乌发展最靓丽的底色。

坚持改革先行,治理创新。以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深化“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整体智治、唯实惟先”,把数字化贯穿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全过程各方面,重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

坚持全民行动、共建共享。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三)总体目标

充分把握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契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先行优势,争做经济发达地区践行“两山”理念样板。以护美绿水青山为核心,厚植绿水青山生态之美,以转化金山银山为主线,铸就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之美。通过“两山”实践基地建设,推动生态文化理念进一步根植,使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经过三年努力,建成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转化制度高效,转化亮点纷呈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形成生态与商贸融合发展的“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双向转化模式。

(四)建设指标

参照“两山指数”评估指标,制定义乌市“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指标如下。

7义乌市“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指标


目标

任务

序号

指标

2024

目标值

2021年现状值

数据来源部门

构筑绿水青山

环境

质量

1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6%

98.6%

生态环境分局

2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00%

生态环境分局

3

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类水比例

100%

100%

生态环境分局

4

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类水比例

100%

100%

生态环境分局

5

受污染耕地安全

利用率

>95%

93.12%

农业农村局

6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100%

100%

生态环境分局

生态

状况

7

林草覆盖率

>50%

50.95%

自规局

8

物种丰富度

保持稳定

1783

自规局

9

生态保护红线

面积

不减少

223.27平方公里(上报自然资源厅数据)

自规局

构筑绿水青山

生态

状况

10

单位国土面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稳定提高

未开展(2022年拟集中开展前三年核算工作)

发改局

推动

两山

转化

民生

福祉

11

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产值占比

稳定提高

9.98%

农业农村局、

文广旅体局、

国家统计局义乌调查队

生态

经济

12

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稳定提高

62.67%

农业农村局

13

生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稳定提高

2.34%

统计局

14

生态旅游收入占服务业总产值比重

稳定提高

9.41%

文广旅体局、

统计局

生态

补偿

15

生态补偿类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稳定提高

3.19%

生态环境分局、财政局

社会

效益

16

国际国内生态文化

品牌

获得

获得

宣传部、

生态环境分局

17

“两山”建设成效公众满意度

>95%

未开展(2021年生态环境满意度88.38

生态环境分局

 

建立

长效

机制

制度

创新

18

“两山”基地制度

建设

建立实施

建立实施

生态环境分局

19

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

建立实施

建立实施

发改局、

生态环境分局

资金

保障

20

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

>3%

3.10%

发改局、

生态环境分局、

统计局

五、重点任务

(一)加强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护美绿水青山

1.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管控

构建全市生态安全格局。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全力构建“一江九水四区”的生态安全格局。“一江”指以义乌江为基底打造集聚生态魅力和城市活力的城市魅力骨架,演绎独具特色的一江两岸滨水景观风光带;“九水”指以南江、大陈江、吴溪、城中河、铜溪、香溪、东青溪、前溪、鲇溪九条特色水链为依托构建生态廊道,通过串联美丽乡村、旅游景点、城市公共节点,构成城市魅力格局的生态保护网络,实现全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互联互通;“四区”指以义北山林特色区、义西山林特色区、义南山林特色区和义佛农业田园区为支撑,构筑市域重要生态屏障体系,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全面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施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将“三线一单”作为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乡建设、重大项目选址等的重要依据。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创建大寒尖省级森林公园,提升南江省级湿地公园,综合评价华溪森林公园、望道森林公园、德胜岩森林公园、南江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按照自然属性、管理目标和生态价值整合划定5处自然保护地,建立以自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形成“四片一带”自然保护地新屏障。实行自然保护地分区管控,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督考核。

2.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深入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以佛堂上村和蜡烛山、苏溪木城和西张4个矿山为重点,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和绿化。对于执证矿山,严格落实“边开采、边治理”要求,落实防尘措施,引进先进设备,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加强矿山标准化建设,把建设绿色矿山贯穿于矿产开发、生产、运输和销售全过程,按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要求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强化矿山开发动态监管,委托资质单位,开展对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情况监督检查,填写检查情况表,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逾期未整改的停产整顿。

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目标任务,推进湿地生态状况监测与评价体系构建。加强湿地公园等湿地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强化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对重要湿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推进义乌植物园建设,根植生态基底,改善公园水环境,积极推动幸福湖绿道建设。选择在具有重要生态区位、城乡结合部、自然公园源头区开展小微湿地、人工湿地建设。

加强林地系统生态保护。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以及林荫路推广率,实施新一轮“一村万树”行动,提升乡村绿化质量,建设一村万树示范村。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开展中幼林抚育、美丽生态廊道和健康森林建设,提高林分蓄积、提升碳汇能力,美化森林景观,增强森林生态安全。加强公益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修复,强化公益林监管管护,制定《义乌市天然林修复实施方案》,着力建立全面保护、系统恢复、用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继续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程,落实古树名木管护措施。持续推进义乌江美丽城防和义乌江、南江沿岸绿道建设,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碧波映城、山水相依”的自然生态廊道。

开展水土流失防治。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分区防治、分类施策,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人工措施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斯河溪、富溪、金傅宅溪等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小流域为重点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依托城市有机更新、城区新建,对城郊发展缓冲带及城市发展核心区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建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针对经济林地、荒坡地、溪沟和裸露面等水土流失区,实施坡面径流调控,修建水土保持林、谷坊、拦沙坝,对村庄周围裸露区域进行植被绿化等综合治理措施。强化水土流失监管,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开展监测,实现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覆盖和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全覆盖,及时掌握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和治理成效,及时发现并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

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加强主要生物物种资源监测、调查和保护,继续推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以华溪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为核心,加大物种生境保护力度。强化重要物种资源保护,深入实施义乌小鲵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计划,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专项保护。提高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力度,强化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狩猎、交易等违法行为,严格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建立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资源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完善多部门、跨区域协调联动保护机制。

(二)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增值绿水青山

1.全面巩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

协同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推进环境空气质量巩固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结构,协同推进固定源、移动源和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治气和降碳协同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减排、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协同治理。深入开展夏秋季O3污染削峰、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年度城乡面源管控三大专项行动,全面打响VOCs、工业炉窑、移动源三大治理攻坚战。实现空气质量稳定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稳定。

加强固定源废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大工业园区、特色行业集群VOCs治理力度,推行生产环节使用低VOCs含量环境友好型原辅材料,加强VOCs深度治理及无组织排放控制,加快汽修集中喷涂中心、活性炭处置中心等VOCs“绿岛”建设。持续推进重点工业园区废气治理,开展“清新园区”建设。深入开展工业涂装、纺织印染、橡胶和塑料制品、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废气清洁排放改造,完善“一厂一策一档”制度,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强制性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持续清洁生产审核。持续推进工业炉窑和锅炉综合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不达标工业炉窑以及燃煤工业炉窑。

强化面源污染管控。严禁秸秆、垃圾露天焚烧,建立健全露天焚烧市、乡镇(街道)和村三级网格化监管机制,强化露天焚烧高空瞭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强施工扬尘综合治理,严格落实“七个百分之百”扬尘防控长效机制,深化非质检工地扬尘治理“三色”评价。强化道路扬尘监控与治理,实现镇街道路扬尘在线监测全覆盖,严格渣土、砂石、水泥等运输车辆规范化管理,运输车辆按规定安装密闭式装置,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深化堆场扬尘治理,推动砖瓦行业废气、砂场扬尘治理提升和堆场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全覆盖。加强露天矿山扬尘综合整治,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质量再提升。深化餐饮油烟治理,督促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建立定期清洗与台账制度,推动重点区域、规模以上等餐饮单位油烟排放实现在线管理。加强城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泵站和畜禽养殖场臭气异味控制。

推动移动源污染防治。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车船运力结构,全面推进多式联运、增加铁路运输的比例。统筹车、路、油治理,组织开展移动源清洁化三年行动,有效遏制移动源尾气污染。更新淘汰老旧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推进物流园区叉车油改电和集卡车提标更新。完善汽车检测与维护(I/M)制度,推进重型柴油车远程排放在线监管和机动车遥感(黑烟抓拍)建设,推动机动车超标排放非现场执法。推行实施“尾气码”制度,对工程机械类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低排区”预警管控。严格实施限行制度,逐步扩大高排放柴油货车禁行区和高排放非道路机械禁止使用区。严格执行油品质量标准,加强车用油品、车用尿素的监管,不断提升燃油品质。持续开展油库、加油站油气监控和回收治理,有序扩大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安装覆盖面。加强岸电设施建设利用,提高机场岸电使用率。

2.全域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

巩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果。实施工业、农业、城镇和农村“四源”控制,深化工业企业达标整治和清洁化改造,加快农业和水产养殖的绿色发展,提高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质量。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改造、修复和完善,实现全域雨污分流。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扩容提质,推进佛堂二期、赤岸二期、双江湖净水厂通水运行和苏溪二期、江东三期、佛堂三期等扩建工程建设,实现污水处理能力90万吨/日,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100%全覆盖。

加强江河湖泊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创新江河湖泊治理模式,统筹实施河道生态修复、生态护岸、清淤疏浚、自然修复、截污治污、生态补水等措施。重点推进吴溪、八都溪、后溪等8条河流水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北苑、稠江、福田等中心城区或城中村区域的11处山塘、池塘水生态整治工程。加快全域美丽河湖建设。实施义乌江、南江“双江”水清岸美行动,继续开展义乌江、南江美丽城防工程建设。加快美丽河湖创建工作,部署开展义乌江双江湖上游段和吴溪美丽河湖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双江湖综合开发、吴溪流域赤岸段综合治理等项目。推进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全线贯通两江两岸绿道,研究建立生态廊道项目长效管理体系,持续抓好滨水景观提升。积极整合生态廊道辖区镇街和平台资源,加强产业导入,努力形成生态廊道经济和生态产业链,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做好全市水域一张图管理,坚持科学规划、分类管理、严格控制、占补平衡原则,落实水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完善河湖水生态空间监控网络,狠抓河湖“四乱”“两违”治理,加大对各类水生态空间占用、损害和破坏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强化饮用水安全保障。深入实施双江水利枢纽工程,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全面保障义乌江等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优化饮用水取水格局,构建城乡供水同质化的大供水格局。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推进岩口水库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开展水库库区底泥处理、水质净化、水生态修复、雨污合流改造、雨水溢冒整治、生态湿地改造、水库上游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土地流转、村庄异地搬迁等工作。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打造全域分质供水标杆。加大分质供水、中水回用推广力度,出台分质供水管理办法,形成分质供水价格体系,加快推进分质水厂及双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逐年提高分质供水利用比例。推进武德净水厂通水运行和20万吨/日的双江工业水厂建设,到2022年,建设1个城市中水利用项目和1个工业中水利用项目,全市中水利用率达到16%以上。到2024年,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

打造新型数字治水标杆。实施数字化治水城乡融合提升行动,建成水环境治理智慧管理平台,打造综合管控平台统一指挥、基础数据共享、线上现场联动、实时调度精准的全域化管控体系。搭建水环境综合管理平台,集日常业务管理、水质分析评价、预报预警、智能考核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一张图展示、一体化监控”实现水环境污染监测、分析、预警、应急响应等全过程动态管理。全面推行“六小”行业智慧监管系统,实行积分制管理,长效管控面源污染。建设节水数字化管理系统,打造水资源综合信息数据库,提升节水数字化水平。

3.全面管控土壤环境风险

深化涉土污染源头综合防治。强化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中重度耕地污染土壤污染“源解析”试点建设,全面完成溯源排查,基本建立污染源全口径清单。建立控源(断源)销号闭环工作机制,坚持“边查边治、应控尽控”,对已查明的工矿企业、化肥农药、灌溉水和还田淤泥等各类污染源,制订控源(断源)工作计划,督促落实阻断污染物扩散途径、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调整农田灌溉水源、清理还田河道底泥等措施,有效遏制污染源对受污染耕地的持续影响。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治,根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根据国家要求,优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筛选原则。将重点单位防治土壤污染法定义务载入排污许可证,全面落实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报告、污染隐患排查、用地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设施设备拆除污染防治要求,推动重点单位将防治土壤污染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实施农用地土壤分类精细化管理。应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及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等情况,持续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根据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一图一表”,分类落实农用地土壤优先保护、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要求。将优先保护类耕地纳入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加快开展高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优先将枧畴、乔亭、华溪等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义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耕地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主体责任,探索跨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异地代保机制,对自贸试验区内重大项目建设确需占用耕地的,通过省里统筹和异地有偿调剂等方式落实占补平衡。加快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全面实施以“原位阻隔治理、低累积品种替代、水肥优化调控”为主要模式的安全利用措施,强化已采取安全利用措施的耕地和水稻、小麦等协同监测,切实提高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效果。严格落实受污染耕地管控措施,在全面落实种植结构和用地功能调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实施客土置换、生物修复等措施,逐步降低土壤中污染物浓度。

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推动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与国土空间规划监管有效衔接,整合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和用途变更为敏感用途地块,统一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实现开发利用“一张负面清单”管理。严格落实用途变更为敏感用途地块的土壤污染强制性调查评估和管控修复制度。对确定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地块,应当在相应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载明后续土壤污染调查、风险评估或修复(管控)的原则性要求。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不得开工建设与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用途变更或在其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前,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督促其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管控)工程。借鉴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经验做法,健全并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质控制度。加强建设用地土壤修复的环境监管,督促落实二次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相关技术报告的评审把关,定期公开相关报告评审通过情况,推动从业单位提高水平和能力。

推进地下水污染协同治理。根据“强基础、建体系、控风险、保安全”的总体思路,强化土壤和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持续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逐步掌握全市地下水污染分布和状况,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初步确定保护区、防护区和治理区分布、范围和分区防治措施。针对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现状,分类实施水质巩固或提升行动。建立地下水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单,依法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督促落实自行监测、溯源断源、管控治理等措施。开展重点区域的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治理,探索地下水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建设,形成具有义乌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模式。

4.全力打造县域“无废城市”样板

全面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严格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管理,从严审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工艺装备落后、处置出路难的建设项目。开发应用有利于固废减量的生产工艺,推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培育一批“三废”产生量小、循环利用率高的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推广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膜,减少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及其废弃物产生量。加强住宿餐饮等各领域一次性消费用品管控,推动公共机构无纸化办公。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加强产塑源头管控,严禁生产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塑料制品;深化快递过度包装、商超市场“限塑”等塑料污染专项治理,以创建电商快递生态环保示范城市为引领,大力推行商品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管理长效机制。

提升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能力。深化工业垃圾“五全制”管理模式,推动镇街工业垃圾分拣中心规范化运营全覆盖,推动工业垃圾全量收集。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农业废弃物收集体系,持续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农药废弃包装物、废旧农膜回收制度。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优化城区生活垃圾“两定四分法”,深化落实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四分法”,持续推进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示范街道、示范村建设。积极推动建筑垃圾精细化分类。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转运体系建设,健全危险废物专业化集中收集网络,推动实现小微危险废物产废企业全覆盖。加强医疗废物联动监管,实现医疗废物“统收统管”收集模式全覆盖。

提高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水平。积极拓展工业垃圾资源利用途径,加快危险废物处置利用项目落地,建成废活性炭再生循环利用、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等一批省内领先的工业固废处置项目。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畅通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渠道,拓展秸秆还田等多途径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城乡环卫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推广城乡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利用、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加快再生资源利用中心建设,在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的基础上持续提档升级。推动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规范化、集中化和专业化。积极推动建筑垃圾分质利用,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建设,提升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水平。推动包装物、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等有使用价值废弃物的逆向回收物流发展,依托现有重点物流枢纽和大型批发市场,建设或改造一批回收物流设施,建立健全回收物流配套体系。

健全固体废物闭环式监管体系。加大全品类固废转运环节的管控力度,探索应用信息监控、数据扫描、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和电子锁等手段,切实强化运输过程风险防控。强化资金流管理,落实产废单位与处置单位资金直付模式。充分运用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管、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数据共享和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共享、智慧管控。健全部门监管和网格化巡查发现机制,从严打击违法倾倒行为,有效提升固体废物监管水平。

(三)着力构筑生态经济体系,转化绿水青山

1.高水平发展生态农业

做精农业特色产业。重点支持梨、桃等大宗水果产业,以及猕猴桃、蓝莓、葡萄、枇杷等小水果产业发展,推广翠玉梨、早佳杨梅等优质特色水果品种。重点支持铁皮石斛、益母草等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林下药材生态套种模式,大力开发生产义乌特色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健康饮品、化妆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加快产业创新升级。推动义西南、义东北两大主产地的茶叶绿色生产,加快标准化茶园建设,加强现代茶业种植加工高效技术应用,推广茶产业“机器换人”项目,提升茶叶品质,做强本土茶叶品牌。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养殖模式,以淡水鱼苗生产、淡水鱼种生产、大鲵、甲鱼、小龙虾养殖为重点,争创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提升农产品产地加工水平,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加工产业,加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品有效利用。引导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向农贸城、浙中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及城乡综合性集贸市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依据本地特色产业和重大项目,重点围绕生猪、肉禽产业,打造集饲料生产、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链条全产业链。加快农产品贮藏、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网络。

促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免费测土、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和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肥药减量技术,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面回收处置田间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旧农膜,推行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稳步推进“洁水渔业”,推广生态型、清洁型水产健康养殖。积极探索“农户+生态养殖场+信息化管理”的生猪托养模式,以“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循环化、数字化、基地化”为引领,实现省级美丽牧场创建全覆盖。

深入实施数字农业建设。推动物联网、农业环境感知、动植物生理特征监测识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农机装备和设施农业。围绕粮食生产和生猪保供两个核心业务,指导生产企业建设全产业链的未来工厂,推动种植养殖业和渔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实现种植养殖生产管理、生物安全防控、食品安全溯源全过程数字化运行,创建全省畜牧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县。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地”数字化改革,建立农业“标准地”数字化应用系统,以“农业标准地生产一件事”为切口,重塑农业“标准地”评价监管制度,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地”二维码,实施农业“标准地”上图入库和信息化管理。大力支持“网上农博”建设,加快农产品销售的物流体系数字化改造。

2.高标准发展生态工业

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规模化发展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信息光电产业,做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式发展芯片传感器及智能终端产业,培育壮大医疗健康产业。整合提升现有产业平台资源,高水平打造义东北光电产业“万亩千亿”平台和义西南绿色动力“万亩千亿”平台,积极争创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芯片传感、智能医疗、健康医药等三大产业组团。围绕全市小微企业园建设“十百千万”目标,全力打造小微企业园“升级版”。深化打造特色小镇2.0版,推动绿色动力小镇打造全球最大汽车动力生产基地,全面提升光源科技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水平。

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饰品、工艺品、服装等传统小商品制造业绿色化、低碳化改造,加快推广选用新型环保材料及绿色工艺技术。积极开发具有无害化、环保低碳、节能节水等特性的绿色新产品。按照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标准建造、改造和管理厂房,推进实施绿色重点工程,加快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持续开展“低散乱”块状行业、“四无”企业、出租型工业企业、农村加工业四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继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完成低效企业腾退、老旧工业区有机更新。

推进清洁化循环化生产。深化区域能评改革,全面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和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行动,推进工业能源消费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广应用低碳化、节能化和循环化技术装备,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优化能源平衡。推进行业整体清洁生产审核省级试点建设,建成“清洁排放”电镀园、印染园。实施新一轮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以工业循环经济“733”工程为示范,在化工、医药、印染、建材等行业全面推进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构建循环产业链。拓宽工业垃圾资源利用途径,建成废活性炭再生循环利用、污泥资源化利用等一批省内领先的工业固废利用处置项目。

数字化时尚化推动小商品制造业提档升级。加快在饰品、服装、袜业、纺织、箱包、化妆品、工艺品等行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等新业态发展,培育2个以上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打造数字工厂和数字车间10家以上。推广“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单元、数字化生产线,实现全流程智能化改造提升。鼓励企业加强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3.高质量发展生态服务业

推动绿色物流先行示范。创新“义新欧”班列、“义甬舟”多式联运组织模式,搭建国际采购平台、全球商贸物流组织服务平台等供应链集成平台。大力推进绿色仓储,结合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城市试点工作发展一批绿色仓储物流示范项目。持续推进物流园、产业园、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农贸批发市场等物流集散地充电站、充电桩等新能源终端利用设施建设,探索将绿色物流纳入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体系统筹推进,加快培育绿色运输企业,推动绿色物流走在全国前列。构建绿色物流的标准体系,规范义乌物流业绿色发展,研究制定义乌绿色物流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引领相关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物流行业数字化改革,推动实现海外仓物流、订单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

加快推进全域生态旅游。推进旅游与生态、农业、工业、文化、商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各类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创新旅游业态和模式。挖掘、培育、擦亮美丽城镇、和美乡村等点状明珠,美丽河湖、美丽古道等线状明珠和全域旅游示范县面状明珠,点线面协同推进,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大花园耀眼明珠。利用长三角西扇面优质旅游资源,将义乌商贸与横店影视、衢州有礼、丽水山居、千岛湖光等组成多条旅游路线,联合打造国际性旅游品牌矩阵。

(四)打造“两山”文化品牌,推动绿色富民

1.挖掘传统文化生态元素

挖掘保护生态文化资源。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朴素自然观、“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发展观,开展义乌文脉梳理,深入挖掘桥头上山文化、吴越文化、颜乌孝文化、双林禅文化、丹溪养生文化等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元素、生态基因。开展传统生态文化资源普查、分类和鉴定工作,总结提炼生态文化核心价值,推动生态文化研究、建设、宣传等科普读物创作,构建具有义乌特色的生态文化资源体系。加强文物古迹、历史文化村落、考古遗址公园等生态文化载体保护,持续推进省级生态文化基地建设;建好桥头考古遗址公园,争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动成为“上山文化”样本、文化旅游金名片。

传承丰富生态文化价值。凝练“山水为体、人文为魂”传统生态智慧,弘扬传统生态文化的当代价值,不断擦亮“规则义乌、义行天下”金名片。坚持城市有机更新与历史文脉保护相融合,深入挖掘历史人文、影视、书法、音乐、小说等各种文化形态,分类分级保护和修复具有时代印记的生态文化形态。加强义乌道情、义乌红糖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促进文脉“活”化保护。依托全域旅游示范创建,重点打造和串联一批文化名镇、文化名村、文化驿站,强化文化体验。

2.激发各类文化资源活力

加强生态文化品牌建设。打造以“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生态价值理念为重点的生态文化体系。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双林寺等标志性文化项目,注重义乌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大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文化基础设施与生态文化展示相结合,提高美丽义乌文化传播能力和水平。办好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冯雪峰文艺奖,培育乡村音乐节、江滨之夜等新型活动品牌。巩固万商云集优势,依托在义外国商会、丝路文化驿站等机构组织,争取举办RCEP经贸博览会和高级别论坛,办好中外商人运动会等文化体育赛事活动,发展国际特色文化、“一带一路”文化,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特色文化品牌,提升义乌的国际影响力。

促进生态文化融合发展。依托“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先发优势,将生态文化融入各类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以商贸文化、红色文化、万国文化等为重点,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模式,发展生态文化生产力,推动生态文化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大陈镇以前山区块开发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生态和产业集群优势,打造康养文旅特色镇;佛堂镇和赤岸镇以历史文化名镇为依托,整合云黄山、松瀑山、大寒尖等自然资源和双林文化园、倍磊古村、田心古村等人文资源,打造集休闲度假、禅意养生、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历史文旅区。大力推进“生态+”“文化+”“旅游+”,健全生态与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夜义乌”和“文化创意街区模式”文旅融合,统筹谋划“多元文化”文旅融合活动。深化文化场馆景区化建设,加快佛堂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双江湖文旅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义乌文化新标识。

3.弘扬生态文明新风尚

提升全民生态意识。积极建设以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污染治理等为主题的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到2024年,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数量达到8个。设立一批生态文化教育课程,依托“互联网+培训教育”新模式,将生态文明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到2024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以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市建设为契机,借助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文旅信息化平台,推进生态文化信息化建设。结合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生物多样性国际日、环保公众开放日等纪念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化活动,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展示生态文化成就,推进生态文明进入主流文化。

强化全民自觉行动。贯彻落实《金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试点,持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推动树立节约、绿色、循环的生活理念,建立消费品绿色认证体系,鼓励绿色产品生产,倡导全民绿色消费。探索设立绿色生活基金,推广“绿币兑换”长效运行机制,强化公民生态“绿码”激励。创新公众参与模式,建立健全重大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探索建立环境治理协调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等社会治理协调机构,畅通信息公开、信访投诉、环保听证“三个渠道”,推进政府、企业、公众和媒体间互动交流。引导生态环保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依托各类团体、组织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保事业。

深化各类示范创建。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持续提升义乌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力和示范性。加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典型示范培育,完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深化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等各类示范建设。拓展“绿色细胞”创建形式,深入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美丽农家”“和美乡村”等创建活动。加强示范创建动态管理,建立完善预警及退出机制。

(五)探索建设长效机制,激活绿水青山

1.强化绿水青山保护主体责任

健全绿水青山保护领导责任体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积极制定《义乌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推动建立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站,编制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以推动“两山”实践创新为导向,构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目标责任体系,提高“两山”实践创新工作站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强化环境质量、生态状况等任务指标管理。全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严格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行失职追责和损害担责。严格落实市镇二级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全面实施河湖长制、田长制,健全治水治气治土治废长效机制。推行林长制,建立市、镇(街道)、村组行政主要领导分级负责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和整改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长效机制。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强化源头管控,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全面推进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改造。加强全过程治理,严格落实企业污染治理、损害赔偿和生态修复责任,持续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依法依规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强化生产者废弃产品回收处理责任。持续提升企业治污能力,健全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自行监测、台账记录和执行情况报告。完善企业环境治理信息公开机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行业监督功能,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行业秩序。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全面推行企业“环保码”。

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制定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畅通举报通道,建立群众诉求“首问负责制”。完善多层级环境信访信息收集与报知网络体系,通过网上公告、媒体专栏等多种方式,及时公开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加大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工作力度,健全公益诉讼办案组织、线索发现和移送、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衔接、信息共享等各项工作衔接机制。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自治作用。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推动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监管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健全环境治理市场参与体系。落实环评中介机构“十二分制”管理办法,健全对环评报告编制、环境检测服务、第三方环境治理等环境服务机构的监管机制,完善环境服务业惩戒和退出机制,严厉打击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健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实行政府优先采购等方式推动环保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加强环保智库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扶持骨干优精企业,做大做强一批环保行业龙头企业,扶持一批专特优精中小企业。鼓励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支持第三方诊断、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鼓励对工业污染地块修复采用“环境修复+开发建设”的创新模式。鼓励开展各类涉及环境治理的绿色认证制度。

2.完善“两山”转化的投入保障机制

建立“两山”基地建设长效投入机制。持续优化与主要污染物排放、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出境水水质、森林质量、空气质量、生态公益林、湿地、生态产品质量和价值相挂钩的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建立稳定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财政资金投入机制。统筹安排全市“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特色项目、补短板项目的建设。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和金融信贷参与义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探索通过生态环境导向型开发(EOD)模式,一体推进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资源、产业开发项目,推动生态修复项目落地。建立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将义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工程项目优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持续滚动推进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和标志性重大工程,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确保项目落地见效。

3.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重点推进重要生态空间确权登记,明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完善自然资源全生命周期监管体制,逐步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全市域覆盖。加快构建分类科学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推进耕地“三权分置”和经营权流转,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加快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创新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全面调查、统一确权、动态监测、统一评价、信息共享、强化应用制度,加快形成调查监测评价“一张底图”。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全域覆盖。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建立具有义乌特点的常态化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和考核制度,建立全市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科学评估各类生态产品的潜在价值量,构建和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GEP提升及应用路径研究,逐步将GEP核算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深化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建立生态信用行为与金融信贷相挂钩的激励机制。持续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与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相关的转移支付制度,将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资金与“绿色指数”挂钩。持续完善市政府与镇街之间的流域水质考核奖惩双向生态补偿机制。

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化机制。出台特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引导建立第三方核查机构,完善新增排污权指标市场,推广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建立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水量分配与水权交易制度。培育和建设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建立用能权、碳排放权等权益的初始配额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挂钩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及配套支撑体系,加快推进“两山”银行建设。不断完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电价、水价、天然气价格等资源价格机制,建立健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等方面的差别化收费机制。培育生态产品转化平台和市场交易体系,鼓励绿色期权、生态飞地等生态产品创新开发,强化对绿色产品的认证和监管,鼓励开展各类涉及环境治理的绿色认证,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产品认证支持力度。

(六)拓展深化转化实践,形成特色模式

1.促进农业品牌化集聚化发展

做优农产品品牌。抓好农业“三品一标”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书。持续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生产基地化、产业化、精品化,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积极培育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品牌和知名农产品品牌。深入实施“义乌三宝”复兴行动。完善南蜜枣产业产销一体化发展全链条,取得“义乌南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大红糖原材料糖果蔗种植力度,打造红糖非遗园区。推进火腿原材料两头乌基地建设,制定《义乌火腿传统工艺标准》,争创国家级火腿品牌。

加强农业平台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园区提质改造,完成义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推动大陈镇完成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主体建设区域性标准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实行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标识(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档案管理,打造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优质高效、绿色放心的农产品基地。引导绿色农产品加工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推动产、加、储、运、销全产业链绿色化标准化发展。推动自贸区农业合作与发展,探索构建自贸区农业发展平台,创新农业对外合作模式。

2.推进传统制造业生态化改造

积极推进品牌建设。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功能中心建设,强化资源集聚功能。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围绕拉链、衬衫、袜业、织带、无缝织造等时尚产业领域,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梯次选择试点企业开展深入帮扶,努力打造具有义乌特色、代表制造业先进水平的“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推进区域品牌建设,围绕无缝内衣、袜业、饰品、工艺品等优势时尚产业领域,引导中小企业抱团发展,建设区域品牌联盟,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发挥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

推进制造业与文旅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义乌特色文化元素为特色制造业赋能,在以红糖、火腿等为代表的食品行业和以饰品、服装为代表的时尚织造行业中,叠加城市好礼与非遗文化、工匠技艺,在产品中融入红色文化、孝义文化、忠勇文化、中医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以及当地历史渊源、名人故事等。主动布局时尚“国潮”产业,对产品内容和包装开展文化创意设计改造提升,深化制造业特色产品的文化底蕴,树立品牌形象。用好中国义乌工业设计中心、1970文创园等平台,引导相应的设计、生产、销售、金融和平台机构参与,推动建设集订单承接、设计转化、企业生产于一体的定制服务平台,打造囊括IP转化、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的全链条文创旅游商品供应链。借助文化旅游景点、品牌文旅节展活动等对义乌特色产品进行有效推广,进一步打开全国和世界市场。

3.助力乡镇走好共富路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加强乡村休闲旅游业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交通道路,补齐乡村旅游“吃住”短板。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积极引进观光农业、民宿、农家乐等经营业态,打造一批集种植、休闲观光、体验、科普、康养于一体的农业生产基地、生态农业园。强化文旅融合发展,以城西街道、上溪镇和义亭镇为重点,依托吴晗故居、陈望道故居等红色资源,连接红色文化与乡土村落,推动缸窑景区提升等项目建设,形成内容丰富的乡村文旅区。以“非遗民俗文化村”“乡村非遗馆”等为切入点,拓展乡村非遗传统技艺游客体验项目,开发义乌特色乡村非遗旅游产品体系。塑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将全市乡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质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结合和利用,以“一村一品”为方向,进一步明确各村庄旅游特色和主题。

全面激发乡镇经济活力。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化开展“消薄”攻坚提升行动,以多村联建、单村独建或村企合建等多种建设方式,以国企谋划项目、村集体抱团出资入股共建产业项目等造血新模式,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集体资源参与社会化配置、市场化经营。发挥美丽城镇样板的辐射带动效应,实现镇村组团化、集群化发展。推动基础薄弱镇跨越式发展,“一镇一策”量身定制发展方案和扶持工具箱,系统实施土地盘活、区块开发、产业发展、全域旅游,建立镇街生态、土地等互助补偿机制。

4.打造国际商贸旅游目的地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加快中心城区扩容升级,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区和佛堂小城市联动发展,打造城市二环内266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加速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发展,其中义东打造福田街道、廿三里街道、江东街道全面融合的新片区;义南打造双江湖新区;义西建设进口转口和物流的产城融合新片区;义北建设光电智造新片区。建设双江湖新区、植物园、新CBD、高铁新城等标志性区块。持续推进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建设智慧、绿色、低碳、品质化住宅小区。围绕大花园建设等发展战略,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完善公园绿地系统,实现市域范围绿道互联互通,构建美丽公园体系。提升义乌机场、铁路义乌站旅游枢纽集散能力。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旅打卡地。打造进口市场国家主题馆群、国际博览中心、义乌江风光带与佛堂旅游度假区等四大有国际影响力的流量IP打卡地。进口市场国家主题馆群打造为多国进口商品一站式采购的“购物天堂”,国际博览中心打造为全年候的国际交往展示客厅,义乌江风光带建设为多元活力的文化艺术水岸,佛堂旅游度假区营造为以双林寺、佛堂古镇为名片的城市后花园。争取离岛免税、到岸免税等多种形式的购物免税政策,结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创新,发展国际购物旅游。依托义乌机场、国际商贸城、进口市场等对外开放节点,建设展销一体的进出口商品免税店,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吸引中高收入人群及国际游客。

5.推进特色小镇产业延伸

打造以生命健康为主题的森山健康小镇。重点推进森山健康小镇道地中草药材基地建设,推动附加值高、药理作用大的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做大做强颗粒饮片、免煎饮片、超微饮片等新型中药饮片,开展传统经典名方开发研究。加快建设健惠生物医药孵化平台项目,提升发展高品质医用卫生材料及辅料,加快拓展高端植入型医用耗材,延伸发展高端植介入医用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影像诊断设备和康复医疗保健器械领域。

打造以商贸金融为主题的丝路金融小镇。谋划布局金融服务、文化会展、国际都市三大功能区,打造集商务商贸、会展服务、旅游服务、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金融小镇。持续优化金融产业发展,基于义乌小商品市场和因市场集聚的中小型企业,围绕银行及核心企业发展仓储金融、供应链金融,推动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探索区域金融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文化会展产业,在文化会展功能区融入丝路文化、万国文化、商贸文化等多元文化要素,布局国际经贸合作论坛,引进国际性专业会展运作服务机构,打造国际论坛举办地、现代会展业集聚区。在国际都市功能区布局建设异国风情街、国际街区、生态湿地公园,形成融合现代居住、国际教育、国际医疗、休闲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国际社区,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

打造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的绿色动力小镇。着力发展以新能源整车为核心,以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零部件研发制造、周边产品创意设计制造、新能源汽车主题旅游为延伸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融合,积极打造集新能源整车、动力总成、零部件及周边产品研发制造、工业旅游、汽车主题旅游、休闲健康运动等功能为一体,兼具社区功能的绿色动力小镇。积极争取一批吉利及其配套企业、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项目落地。推动形成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融合发展工业旅游、汽车主题旅游等服务业态,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元素,营造充满活力、动力和青春气息的汽车文化氛围,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展示观光体验园、汽车博物馆、汽车主题公园、汽车之友餐厅,提升汽车工厂研学之旅开展水平,打造全市旅游新业态和新亮点。

6.提升全域水生态环境修复

打造“绿富美”花园式生态水系。夯实水生态环境基础,聚焦义乌江和南江流域,协同推进美丽城防、滨水绿道、美丽河湖建设和水生态示范县建设等工作,全域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打造水生态景观长廊。积极重塑江滨文化带,深入挖掘沿江沿岸历史人文资源,重建标志性历史建筑,沿江滨绿廊打造一批骑行、马拉松、篮球赛等廊道品牌体育活动,开展一批龙舟赛、泼水节、畅游母亲河等廊道品牌文化活动,打造文体亲水平台。加强生态产业植入,积极整合沿江辖区镇街和平台资源,串联村庄、产业、文化、景观等涉河资源,努力形成两江两岸经济和生态产业链,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工程项目

针对义乌市“两山”建设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五个方面的重点工程,包括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环境质量提升工程、生态经济体系构建工程、文化品牌打造工程、长效机制建设等系列工程,涉及投资161.69亿元。重点工程列表见附件。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目标任务

切实加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生态环境分局),负责“两山”建设日常工作。加强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和综合决策,分解落实“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和工程项目,适时召开协调会,强化考核督查,确保实施方案全面落实。

(二)强化要素保障,落实工程项目

加大财政投入,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宽社会资金筹措渠道,积极争取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商业银行优惠信贷专项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导向型开发(EOD)模式。全面落实人才强省首位战略,加大生态建设、旅游营销、遗产保护、工程建设等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两山”转化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加快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在义乌落地转化,推动环境科技向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三)强化宣传教育,推动社会监督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社交平台和数字媒介等各类媒体,加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山”理念发展脉络及地方实践的宣贯力度,总结和宣传义乌在“两山”实践中典型案例和创新成果。强化公开信息,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建立民意反馈平台,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责任和行动自觉。不断扩大义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能力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监管队伍建设,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健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执法行为规范化,提升护美绿水青山能力。强化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升级完善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持续提升地表水监测自动化水平,统筹优化土壤、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生物生态监测能力建设。提升“两山”建设数字化水平,加强对生态资源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生态环境数据等“两山”建设基础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管理能力。

附件:义乌市“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工程汇总表

附件:义乌市“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工程汇总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