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机构职能
单位名称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机构负责人楼辉腾
办公地址浙江省义乌市宾王路366号
联系电话0579-85589088
办公时间(法定工作日)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7:00(冬令时) 14:00-17:30(夏令时)
邮政编码322000
邮箱
主要职责

(一)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湿地、水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国土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绿化、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地方性规范文件、政策。

(二)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实施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和监测。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成果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

(三)负责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制定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测绘、争议调处、成果应用的制度、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全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负责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资料收集、整理、共享和汇交管理等。指导监督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负责市政府确定的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调处全市重大自然资源权属和不动产权属争议。

(四)负责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工作。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制度,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拟订考核标准。制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和土地储备政策,合理配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管理,依法收缴相关资产收益。

(五)负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负责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负责组织拟订自然资源发展规划、战略和开发利用标准并组织实施。建立政府公示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开展自然资源利用评价考核,指导节约集约利用。负责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开展全市自然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研究提出加强全市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并拟订涉及自然资源和城乡统筹的调控政策措施。

(六)负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组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拟订城乡规划政策并监督实施。组织拟订并实施土地等自然资源年度利用计划。负责土地等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工作。负责土地征收征用管理。

(七)负责城市发展战略和新型城市化研究。拟订城乡规划编制计划,提出年度规划编制任务建议并组织实施;组织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修改,负责相应规划的审查和报批;负责组织编制城市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公共艺术(城市雕塑)规划和城市景观风貌规划;负责城乡规划行业管理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镇街、平台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参与全市村镇建设项目的规划指导工作。   

(八)负责城乡规划的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选址,核发选址意见书;负责提出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地块规划条件或规划说明。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负责审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负责核发乡村规划许可证;负责临时改变房屋用途审批;负责规划许可决定前进行公告、批后公布等工作。

(九)负责建设工程验线管理。负责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核发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确认书;负责对违法建设行为影响规划程度进行认定。

(十)负责重大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管理。负责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负责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编制市域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并按经批准的规划进行用地保护。负责重大建设项目或重要地段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和临时建设方案的交通安全评价;负责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管理以及拟订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十一)负责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国土绿化工作。牵头组织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国土绿化规划,并实施有关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指导森林资源的培育,指导、监督全民义务植树、城乡绿化工作。组织实施森林、湿地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负责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负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承担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牵头建立和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制定合理利用社会资金进行生态修复的政策措施,提出重大备选项目,并做好监督实施。

(十二)负责组织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牵头拟订并实施耕地保护政策,负责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保护。组织实施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监督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执行情况。

(十三)负责管理地质勘查行业和全市地质工作。组织编制并实施地质勘查规划。组织实施重大地质矿产勘查专项。管理市级地质勘查项目。监督管理地下水过量开采及引发的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负责古生物化石的监督管理。负责地质勘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十四)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地质灾害、森林火灾防治规划并指导实施。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指导开展群测群访、专业监测和预报预警工作,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指导开展森林防火巡护、野外用火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等工作。组织指导国有林场开展防火宣传教育、监测预警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必要时,可以提请市应急管理局,由市应急管理局部署相关防治工作。

(十五)负责矿产资源管理工作。负责矿业权管理,监督指导矿业权有形市场建设。会同有关部门承担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优势矿产的调控及相关管理工作。负责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及压覆矿产资源审批。监督指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

(十六)负责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基础测绘和测绘行业管理。负责测绘资质资格与信用管理。监督管理地理信息安全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测绘与地理信息成果工作、地图工作和测量标志保护。负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管理。

(十七)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发展。制定并实施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开展自然资源科技工作,组织拟订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市级科技工程及创新能力建设,推进自然资源信息化和信息资料的公共服务。组织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对外交流合作。

(十八)负责自然资源督查和行政执法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授权,对镇(街道)落实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及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督查。负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国土空间规划及测绘一般案件查处,做好行政执法工作。

(十九)负责森林、湿地、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督管理。组织编制并监督管理全市森林采伐限额。负责林地管理,拟订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公益林划定,负责公益林建设、保护和利用的监督管理,负责天然林保护工作,按分工负责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监督管理湿地开发利用。指导国有林场建设和发展。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的救护繁殖、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疫源疫病监测。监督管理陆生野生动植物猎捕或采集、人工繁育、经营利用。按分工监督管理陆生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负责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组织开展森林、湿地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

(二十)负责监督管理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拟订各类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政策并监督实施。负责各类自然保护地设立、调整、规划、建设相关工作。负责市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权的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组织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申报。

(二十一)负责推进林业改革相关工作。拟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国有林场等重大改革意见并监督实施。拟订农村林业发展、维护林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指导农村林地承包经营工作。组织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协同调处林权权属纠纷。

(二十二)拟订林业资源优化配置及利用政策。贯彻落实林草产业相关标准。组织指导林产品质量监督。指导林业帮扶、兴林富民相关工作。负责林业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指导林区、林场、各类自然保护地、休闲观光林业活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林业和种苗监督管理。开展林木种子、草种种质资源普查,组织建立种质资源库,负责良种选育推广。管理林木种苗、草种生产经营行为,监管林木种苗、草种质量。监督管理林业生物种质资源、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种保护。

(二十三)参与监督管理各级林业资金,提出林业预算内投资、各级财政性资金安排建议。组织实施林业生态补偿相关工作。指导林业投融资、政策性林木保险和林业非税收入征管。

(二十四)负责全市森林公安工作。监督管理森林公安队伍。负责、协调全市林业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林业行政执法工作。

(二十五)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责任体系要求,依法具体负责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管理工作。

(二十六)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十七)职能转变。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要求,强化制度设计,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作用,推进“多规合一”,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指引。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的调查监测和评价、确权和登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立健全源头保护和全过程修复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切实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森林、湿地监督管理的统筹协调,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提升森林质量,保障生态安全。加快国家公园建设,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归并整合和规范管理,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自然保护地保护体系。创新激励约束并举的制度措施,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精简下放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强化监管力度,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自然资源管理规则、标准、制度的约束性作用,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全市自然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推进服务便民高效。